箱庭疗法,又称沙盘心理治疗,是来访者在治疗者的陪伴下,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特质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治疗者通过沙盘世界提供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物理和心理双重空间),唤醒每一名来访者都具有的自我治愈力,为实现自我成长提供可能性。通过沙盘把患者的无意识与意识相连接,将来访者的心象通过沙箱、沙子和玩具表现出来,为治愈提供可能性。
在肿瘤心理门诊中,最常见的问题是适应障碍、焦虑和抑郁情绪,伴发失眠等症状。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了一些被隐藏起来的问题,如不良人际关系、不和谐婚姻生活等。在面对癌症这一重大人生或生活事件时,大多数人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模式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特点,与其之前的人生经历、个性特点以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在处理这些患者的问题时,需要根据病人疾病所处的阶段选择合适的处理手段。如在疾病诊断及治疗阶段可以选择支持表达心理治疗和必要的药物处理;治疗结束后的心理治疗目标主要是帮助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不良认知,同时可以处理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加应对疾病变化的能力。
【案例分享】
S女士是今年8月初来到我的诊室的。十年前,她被诊断为乳腺癌,年仅32岁……经过了系统的抗肿瘤治疗之后,不用再上班工作,不想再去奋斗人生。因为没有生孩子,所以她独自度过了几年。后来身体和心理状态也好转起来后,她和家人决定后,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儿子,生命又出现了新变化。然而,不速之客再读出现了,另一侧的乳腺中发现了新的结节,接着是新一轮的手术和化疗。经过再次痛苦之后,她决定尽快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这是她自十年前生病之后得出的结论。
第一次 治疗师引入箱庭疗法
治疗师发现来访者未能与社会充分接触,儿时缺少游戏机会,毕业后工作时间较短,抚养孩子的时间较短;同时来访者的求助表现较好,阻抗很低,但主要的情绪困惑也集中于自身,深层冲突表现不多。鉴于此,治疗师决定引入箱庭疗法。在治疗师的陪伴下,S女士制作了一次主题为“归园田居”的箱庭作品(图1)。在制作的过程中,她创作了一幅美好田园生活画面,但是她自己却站在钢筋水泥的世界(用工地代表)里,并解释田园生活是自己向往的,钢筋水泥世界是现实中存在的,两者被河流分隔,虽有桥梁可以通过,但需要穿过一大片工地或者这个城市。
第二次 患者自我探索进入更深一层
她告诉治疗师自己这一周的思考和变化,因此第二次的作品(图2)与之前的有类似,同时也呈现了新的内容。作品中引人注意的是,热闹的箱庭世界边缘有两只鸟---孔雀(左上)和水鸟(右下)。她说这两只鸟就像是自己,站在外面观看这个热闹的世界。这种分离现象与第一次作品非常类似,翅膀与桥梁的作用也有共同之处。
后续访谈 患者逐渐能自行调节情绪
通过前两次访谈,治疗师发现S女士的问题并不限于疾病本身,更多在于自身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等,并据此商定了治疗思路。经过几次治疗后,S女士情况得到较大改善,重要的是她可以重新进行自行思考,并调动自己的资源来处理问题。她现在已经能正视疾病,自行调节情绪。
下一步治疗主要解决自我成长问题,其中也会用到箱庭疗法。通过前后对比可观察其状态变化,发现尚未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启发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成长。
(在本次案例中,笔者省略了部分治疗,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