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治疗可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良反应,甲氨蝶呤暴露和PNPLA3基因突变为潜在危险因素。(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5年7月2日在线版)
研究纳入8例应用TNFi治疗期间有炎性疾病、转氨酶升高的NAFLD患者,其中5例脂肪性肝炎和3例脂肪变。这些病例与炎性疾病应用TNFi治疗后转氨酶水平正常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无炎性疾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分别配对。
结果显示,TNFi治疗1~63个月(平均12个月)后首次观察到转氨酶水平升高,5例患者停用TNFi治疗,转氨酶水平在2~8个月之内恢复正常。病例组较炎症性疾病对照组有更高甲氨蝶呤暴露率(50%与12.5%,P=0.28)。PNPLA3基因分型表明,75%病例组、38%炎症性疾病对照组、88% NASH对照组和63%健康对照组存在变异(P=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