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运动不仅是健身手段,也是防病治病的措施。日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预防学组与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了《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这是国内首部系统性提出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疗法的指导方案,旨在引起临床医生对运动治疗的重视,进一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75)
运动疗法获肯
其实,运动疗法的有效性已获得医学界的肯定。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血管预防和康复协会分别推出了包含运动内容的心血管病预防和康复指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一直强调,患者离开医院并不意味疾病完全康复,医生还要继续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针对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他提出了包括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的心脏康复“五大处方”。在运动处方方面,胡教授提出,要为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还要对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进行指导。
形式主要为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
共识指出,缺乏运动可造成运动耐量降低、体能明显下降等多种不良后果,冠心病患者缺乏运动还可导致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血栓栓塞风险增加等。
共识推荐,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形式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以前者为主,包括行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后者包括静力训练和负重等。
其中,有氧运动可明显提高最大摄氧量,改善心肺功能各项指标,有效改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抗阻运动可明显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明显改善老年、体弱、心脏病患者的身体功能,促进基础代谢率的维持,有助于减轻体质量,防止老年人跌跤风险,维持老年人的独立生活能力。
兼顾有效和安全
为保证运动疗法的有效和安全,共识建议,必须对患者进行运动风险评估,根据危险分层方案评价患者运动风险,然后根据危险分层及运动处方原则提供个体化运动处方。其中,运动负荷试验是心脏运动康复计划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临床评估最重要的部分。
共识对运动频率、时间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有氧运动每周 3~5 d,最好每周 7 d。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每周 2~3 d,至少间隔 1 d。心脏病患者的最佳运动时间为 30~60 min/d。对于刚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从 10 min/d 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最终达到 30~60 min/d 的运动时间。
此外,共识也强调,住院患者的运动康复和日常活动指导需在心电、血压监护下进行。通常活动过程从仰卧位到坐位、到站立、再到下地活动。如活动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可循序渐进到患者能耐受水平,如活动时出现不良反应,无论坐位和站位,都需终止运动,重新从低一个级别运动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