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上报告并发表于《柳叶刀》的ORBITA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单支病变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在改善运动耐力和心绞痛症状方面,与安慰型假手术效果相当。(Lancet. 11月2日在线版)
ORBITA是关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的第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
不过对该研究的解读却引起众多争论。
同期述评称,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而深远。研究结果明确显示,PCI相对药物治疗对稳定性心绞痛无获益,即使心绞痛是药物难治性的。据此,应对所有心血管指南进行修订,降低对心绞痛患者PCI的推荐级别。
不过主要研究者并不同意该研究足以降低PCI的推荐级别,认为这不可置信地、过分夸大了该研究的意义。
此外,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SCAI)也在一份声明中提出异议,认为研究虽然创造性地使用了假手术的方式,但患者样本非常少,并不能得出决定性结论。而且,由于患者运动耐力每周都在变化,几秒的差异很难解读,使用运动耐力来做主要终点是一种不精确且非常主观的做法。
过去40年,一致的研究结果证实,对于稳定性心脏病患者,PCI可显著缓解缺血和改善功能。SCAI支持介入医生使用PCI来挽救或改善患者生活。
ORBITA研究纳入200例单支冠脉狭窄≥70%的患者,随机分至PCI组(105例)或假手术组(95例)。在随机分组前,所有患者接受6周的最佳药物治疗。
结果显示,术后随访6周后,PCI组和假手术组患者的运动时间分别为28.4 s和11.8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西雅图心绞痛发作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也无差异。
不过该研究结果并不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