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血流感染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早期经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如何把握早期经验治疗是临床关键环节,包括时机、药物选择两个重要方面。
把握治疗时机需要(1)对可能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高危人群保持高度警惕;(2)对于高危人群出现“发热”给予高度关注;(3)充分抗感染治疗无效需要进一步思考,包括抗真菌治疗;(4)评估是否存在或出现念珠菌多部位、高强度定植;(5)评估是否存在屏障功能丧失,特别是解剖屏障丧失;(6)评估病情严重性评估。对于高危人群发热、充分抗感染治疗无效,出现多部位念珠菌定植且伴有严重屏障功能丧失的重症患者(血液动力学障碍或脏器动能障碍)则应启动早期经验治疗。
治疗药物选择除了参考指南外,更要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包括评估病原体、评估耐药性、血流感染是否出现重要部位和脏器受累、参考病情严重性以及权衡毒副作用做出临床抉择。其中评估病原体及其耐药性最为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念珠菌血流感染的病原体及其耐药性的流行病学心中有数,并且要在流行病学基础上进行个体化评估。个体化评估时最要关注的是先期抗真菌药物暴露,不但会改变本次念珠菌血流感染的病原体分布,也同样会改变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特别是同类抗真菌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出现重要脏器受累时抗真菌药物选择除了要考虑敏感与否,还需考虑组织穿透性以及剂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