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哈医大二院消化科逐渐安静下来。当晚的夜班护士于洋和王家忻像往常一样,在护士站内核对医嘱、执行医嘱、三查八对。
于洋刚完成输液工作,正走回护士站时,看见一位年近80岁的老奶奶在护士站外徘徊,她个头不高,头发花白,身上只穿了件毛衣和单裤,脚套着拖鞋,手拿饭盒,四处张望,满眼的无助与焦急。根据老人的穿着和自己的经验,于洋推测——这位老人可能是找不到病房了!
她立即放下手中的药品托盘,微笑着走到老人跟前,握住老人那双粗糙的手,轻声问道:“奶奶您怎么了?”那一刻,老人紧紧地攥着于洋的手,急切地问:“孩子,218病房怎么走?我出来刷个饭盒的功夫,一转身就找不到病房了……”紧了紧老人单薄的衣衫,于洋淡定而温柔地对老人说道:“奶奶您先别着急,我来帮您一起找。”边说边把老人搀扶进护士站坐下,转身立刻和王家忻根据老人提供的线索开始找寻病房。
然而,反复核对信息后,她们却发现消化科218病房里根本没有住院患者!于洋耐心地轻声和老人说明情况后,老人明显地慌张起来:“孩子,我小脑萎缩了,现在可能走丢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于洋和王家忻又将老人的记忆碎片一一整合。原来,老人的老伴由于高血压、痰中带血正在住院治疗,老人来医院本是陪护老伴,如今她除了记得老伴叫“齐家春”外,对于老伴住在几楼、哪个科室、家人的电话号码都不记得了,而这些信息在消化科确实没有。商量一番,两人决定王家忻留在病房值班,于洋陪着老人继续去寻找家人。
“奶奶别担心,我会帮您找到家人的!”一路上,于洋紧紧拉着老人的手,老人寸步不离地跟在于洋身旁,走了一大圈下来,在内分泌五病房门口,于洋和值班医生反复查询后还是无果时,老人像个孩子一样大哭了起来,不停啜泣着:“我走丢了,回不去了。”
于洋一手握住老人的手,一手为老人擦拭着眼泪,“奶奶别急!咱们接着找,一定能找到的!”这时,于洋的电话响起来,原来是老人的老伴找到了,他在介入科!当于洋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人时,老奶奶又像个孩子似的破涕为笑。
推开介入科218病房的门,于洋什么也不说了,赶紧把奶奶握着自己的手放到了她老伴的手里,不忘叮嘱道:“爷爷,这回您可得看好奶奶了,应该再给奶奶准备一张卡片,写上家人的联系方式和姓名,以防万一,您说是吗?”老人的老伴用颤抖的手拉着于洋,一个劲儿地道谢。
安顿好老人,于洋放心地走回病房,去照顾病房里那些需要她的患者。其实,爱很简单。爱,就是力所能及,举手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