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11-23 总第526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11-23 总第526期
返回上层

总第526期

发布时间:2017-11-23

时评

标题导航

“换头”成功是谣言

发布时间:2017-11-23来源:《医师报》作者:张广有  阅读: 580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近日,国内多家媒体援引英国《每日邮报》消息称,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塞尔吉·卡纳瓦罗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俗称“换头术”)已经在一具遗体上实施,手术地点在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任晓平教授参与了这次手术。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强烈质疑。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发表声明道:“施行头颅移植的技术具有一定可能性,但目前,只能在人体头颈必需的脑血管吻合基础上建立脑血液循环,脊髓横断后,头与身体不能建立神经联系。在实现脊髓离断后的神经再生之前,头颅移植在伦理上不可接受,也在科学上没有意义。”

11月21日,任晓平教授公开回应质疑,他首先更正了媒体关于“人类第一例头移植手术”、“换头术”的说法,他表示:“严格上说,这次团队完成了人类头移植外科手术模型设计,并没有实行手术。另外,我是个科学家,不是伦理学家。我只是做了医学家的本职工作,头部移植手术允许存在争议、探讨。”

任晓平教授强调,人类的医学发展史就是在一个个争议中发展过来的,1953年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当时学术界、社会上都批评不应该做,人应该正常死亡,旁人不能改变这个历程。第一例心脏移植也如此。新事物都会有争议,有争议才会有完善。

各方观点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胡永生教授:这次所谓的头颅移植手术是在遗体上进行的,实际是解剖或解剖学研究。我认为应该先充分地进行动物实验,手术技术和神经再生方法得到充分证实后再考虑人体实验,这样才是对患者真正负责任的做法,也更加符合医学伦理。将来,头颅移植完全有可能成为现实,但现在还差得太远太远。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岳教授:我觉得这可能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因为到目前为止神经损伤的修复在医学界还是一个难题。如果这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去做一个吸引眼球的换头术,这对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不负责任的。媒体把在尸体上做的解剖称为“手术”,进而让人认为今后可以直接用于活体的手术,有误导的嫌疑,这也是不成立的。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