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开幕式上公布了19名“优秀急诊医师坚守奖”获奖者名单: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聂时南、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褚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子通、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尹文、黑龙江省医院关卫、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肖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柴艳芬、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卢彩兰、北京世纪坛医院王真、河南省人民医院王宇航、海南省人民医院宋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维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杨、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史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凤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赵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郑亚安、上海瑞金医院陆一鸣、青海省人民医院公保才旦。(排名不分先后)
【急诊主任论坛】
医患关系管理艺术——我们同处一个战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急诊科王国兴教授介绍我国医患关系现状时指出,《侵权责任法》出台以后,医疗纠纷发生数量增多,医疗损害案件诉讼标的大,赔款数额巨大。医疗纠纷处理难度增大,医患对立严重,恶性伤医事件频发。
王教授指出,医疗安全的基石,是医生的技术、书写病例的能力以及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沟通是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情感在个人或者团队之间传递,并实现理解效果的过程。
医患关系管理的主体是沟通。99%的矛盾是由误会造成的,99%的误会是由于沟通不通畅造成的。医患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反映的是医患双方寻求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患者寻求一种尊重,关心与爱;医者寻求一种认可、自我实现价值的感觉。
王教授认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包括:医疗服务过程中有缺陷;医患之间缺乏充分告之,患者对治疗期望值过高;全民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加;相关法律逐渐完善过程中;医闹行为;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患方缺乏基本的医疗知识,不配合救治。
医患沟通中的两个要素:了解患者及家属,具体包括家庭背景,求医目的,有何诉求,个人态度;表达医师自己观点,包括谈话目的,医者态度,诊疗方案及预后。
医生要了解患者治好病,受到尊重的需求。关注患者的诉求,关注家属最关心的信息,包括诊断、治疗效果以及花费情况;关注患者及家属的背景,包括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家庭状况。
王教授介绍,医患沟通有两种方式。语言沟通:口头、书面;非语言沟通:表情、动作、仪表。医生与患者交谈的技巧包括:微笑、聆听的姿态、身体前倾、音调、目光交流、点头。医生要有信任心,认真倾听患者,与之交谈;要有同情心:懂得换位思考,能感同身受。还要心态平和,不能带着情绪工作。
王教授强调,和谐医患关系中,医方是主体,需要双方共同参与。医生的业务素质是保障,有效的沟通是补充,严谨书写病例是关键,还需要净化的社会环境,理性的就医需求。
【急诊女医生论坛专场】
急诊没有女人 只有女汉子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一辈子的承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柴艳芬教授坚定地说。柴教授指出,担当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是态度与行动,是责任与使命。担当是一种态度,选择了急诊就选择了这份担当,急诊科没有女人,只有女汉子,她们撑起了不仅一半天空。担当还是一种使命,有担当的人,具备责任心、信心、勇气与进取心。急诊女医师的担当,不仅是医生,还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研究员等。
奉献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给予,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急诊女医师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假期、家庭以及娱乐。
女医生活跃在各个科室,她们是患者心中尊敬的女医师,她们是同行眼里美丽的女汉子,她们是医院里青春不败的生命女神。因为使命才有勇气。
柴教授慷慨激昂:“急诊女医师们,记住自己是个女子,然后像男人那样去奋斗,谁说女子不如男。急诊女医师,要有把握时事的睿智,舍我其谁的气魄,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实地的风范。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因为是医生,因为是急诊医生,因为是急诊女医生。”
【共识推荐】
气道管理是急诊医师的基本技能,是维持急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手段。虽然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2013年推出了我国的《困难气道管理指南》,但对于急诊患者,存在病种、病情、治疗目的、治疗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别,无法有效指导急诊临床实践。中国急诊气道管理协作组结合急诊气道管理的特点,提出“优先维持通气与氧合,快速评估再干预,强化降阶梯预案,简便、有效、最小创伤”为原则的急诊气道管理专家共识。协助急诊医师及相关从业人员掌握规范、高效的气道管理流程,提高急诊气道管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