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手举吊瓶雨中坚持2小时 常态也值得表扬
6月2日凌晨,在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三丁村的一个车祸现场,一名急诊男医生站在雨中手举吊瓶近两个小时为伤员输液。
凌晨2点50分,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值班医生王向前接到120指挥中心电话后,得知裴城镇三丁村附近发生车祸,立即冒雨赶赴现场。
经检查发现,患者是一对父子坐在副驾驶的父亲当场已经死亡。主驾驶位置的儿子伤情严重。王向前立即对受伤男子进行输液等急救措施。由于现场没有任何空中支撑点,为伤员输液时,王向前一直站在雨中左右手替换着举吊瓶,持续近两个小时。救援结束后,王向前已成“落汤鸡”,因一种姿势长时间不变,他的身体已经僵硬。
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救治,被救出的男子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恢复稳定。(6月3日大河网-大河报报道)
如此感人的事情,却在医务人员眼中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很多人在留言写道:我们的常态不值得报道;没什么好说的,任何一个医务人员都会做……然后他们却不知道,很多不理解他们的人就是看不到医生的这一面。
将新生儿冻至“死亡” 竭力挽救生命的挑战之举
出生2周、体重仅2公斤的新生女婴芸芸(化名)患4种致命心脏疾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赁可教授只能把她冷冻至“死亡”争分夺秒地实施手术,成功用心补心,将孩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两周前,芸芸一出生就出现心衰、肺动脉高压等症状,5月29日,芸芸被转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医院检查后确诊孩子有严重的先心病:主动脉弓发育不良、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15毫米。
6月1日,芸芸被推进手术室。术中,芸芸的温度被降到18°C,呼吸、心跳停止,就连新陈代谢也几乎将为零,达到类似死亡状态,赁可必须在规定的40分钟内完成主动脉弓重建成型。仅26分钟,赁可就完成了主动脉弓切除、吻合、重建、成型4大步骤,完美重建主动脉弓。
赁可还用芸芸自身部分心包修补了15毫米的室间隔缺损,以及动脉导管未闭切除和主动脉缩窄矫正。手术共经历了7个小时,顺利完成。目前,芸芸恢复良好。(据6月3日华西医院报道)
据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张浩教授介绍,深低温停循环脑灌注技术在我国虽已成熟,但此次手术的难点在于患儿的体重轻,年龄小,这给手术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同时,对主刀医生的技术要求更是严格。赁医生能成功完成手术很是不容易。
此外,实施该手术还需要一支高技术的团队合作,其中涉及到很多专业。此可见,扎实的技术,是治病救人的首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