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最高法院等多个部门先后下发了各种通知,要求打击“医闹”,依法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等,也发布了多个侵权的案例,不可谓不具有威慑性,但起到的社会效果可谓微乎其微。在严刑峻法之下尚有这么多暴力事件发生,是否应当值得所有人反思?
从2015年开始,全国各地多件医疗纠纷中出现了逼迫医生下跪,殴打医生,对医生进行人格侮辱等严重情况。冲击医疗机构,侵害医务人员的人格,砍杀医务人员的事件如果按照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统计并未减少,反而是增多了。
医疗纠纷群体性事件增长的同时,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近期的魏则西死亡事件和雷洋之死即是其中典型代表。
按照其为社会公众所熟知的情况来看,有环保问题所引起的示威活动,有农民工维权讨薪活动,有抗议拆迁政策的农民抗争,还有分裂国家民族的反动暴乱等活动,按照著名社会学者单光鼐、于建嵘等人的统计,2008年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达到10万件,并且按照每年5%~10%的速率增长,这也导致了我国在社会治理模式上,“维稳治理”方针的出台,上述学者将医疗纠纷群体性事件归为城市维权抗争群体性事件中的一种。
笔者以为,医疗纠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正是遵循着上述其他群体性事件的演绎规律而发展,从最初的信访、上访,到现在的诉诸于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其发展规律是一致的,所以,医疗纠纷群体性事件归根结底,是诸多社会群体性事件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