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39场基层项目,访遍全国13个省、30多座城市……
7月19日,“蒲公英”基层医师项目半年总结会在重庆市落下帷幕。短短两个月,“蒲公英”基层项目已经举办了39场,精神科专家的足迹访遍了全国13个省、30多座城市。
回首当初,简直不敢相信——在基层医院小、下乡困难大、精神科教育难等一系列劝阻声中,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继续教育协作组(以下简称CSP继教组)的全体专家们毅然决然地坚持选择走基层这一条路。遥想这一路的历程,艰辛仍历历在目。时至今日,全国已经有100多场次争相申请,颇觉安慰。
陆峥:讲师阵容庞大 重在能力培训
作为项目的总负责,CSP继教组的组长——陆峥教授介绍道,为了解决基层精神医学界存在的问题,蒲公英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是CSP继教组与康弘药业的合作项目,主要针对全国基层精神卫生机构的医生进行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医生业务的能力,以实现为全国广大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专业服务的最终目标。
作为项目的牵头人,陆峥教授还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概况,即项目组在全国设有一个顾问团,由张明园教授担任总顾问,由10位全国精神科顶级专家担任顾问,由47位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的常委、委员和各个省市的医学骨干担任讲师团。由如此规模的全国精神科专家和康弘药业配合搭建的平台,在全国二三线城市进行基层培训,讲师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同时由顾问专家制定统一的教材和课件,除了理论以外,项目还特设病例讨论环节,顺应了当下基层培训的目标和宗旨。
施慎逊:基层教育的重点在于解读指南、选用药物方案
作为顾问团成员之一,现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的主委——施慎逊教授谈及项目存在的困难:“边远地区的路不太好走,基层医师的互动难度大”。因此,施慎逊教授提出了五点建议,希望全国成员们在执行本项目的过程中能始终贯彻服务于基层的宗旨。尤其强调基层教育的重点在于如何解读指南、如何选用药物方案。
同时,施教授认为“蒲公英”基层项目作为CSP继教组2017年最大的项目,对于全国精神科未来的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项目的计划应该更为详细,基层回访能够更多。他呼吁,“蒲公英”基层项目作为公益项目,所有的基层医师、项目的顾问团专家,以及参研的企业们都要满怀一颗“公益之心”。做好基层的公共教育,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张明园:希望继续教育持续一生的从医生涯
中国精神医学的泰斗、“蒲公英”基层项目的总顾问——张明园教授在受访时慷慨陈词:中国约有两万多名精神科医生,其中半数是在地级市以下的机构中工作,基层精神科资源少、能力弱,这对于我国当前本就稍显薄弱的精神科环境相当不利。张教授以自身的继续教育的经历——从医学院毕业至今已经50多年,如果没有继续教育,以当年的水平,现在考精神科医生肯定不合格的事例,呼吁全国精神科医生积极接受继续教育,从医生涯一直坚持继续教育。
另外,张教授着重强调了基层项目的优势,获得中华医学会重视,深受基层医院欢迎,切入了基层医生的真正需求。同时,项目具有特别灵活协调性,譬如集中邻近地点的医生和专家到交通方便之处召开会议。
对于项目未来的期许和寄望,张教授说,希望这是一个健康的项目、长寿的项目,健康项目是坚持科学,长寿项目是能够继续下去,成为一件长期的、必要的终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