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由北京市科委、中日医院和航天中心医院共同举办的第一届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CKD-MBD)规范化诊治的普及与推广学习班暨CKD-MBD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针对CKD-MBD是全身性疾病,具有致死性、致残性等特点,本次会议邀请王辰院士、罗大伟、张凌等多位著名学者进行精彩演讲,与会者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目前国内很多基层单位对CKD-MBD诊治仍存诸多误区,包括临床医护人员对CKD-MBD诊治的认知不足;基层单位对CKD-MBD诊治手段单一且缺乏,新药上市过程缓慢;基层单位对CKD-MBD诊治措施不规范;甲状旁腺切除术开展过少等。
张凌教授报告了目前已知CKD-MBD诊治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进展,同时也指出了许多未知的疑惑及未来研究方向。
据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约有1.2亿。按照发达国家的患病率估算,我国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约为200万。
然而,根据我国透析登记系统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在透(血透加腹透)患者人数仅约38万。然而我国的透析质量却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其中CKD-MBD诊治水平相对低下成为较突出的问题,且在国内的中小医院表现尤为突出。
CKD-MBD与CKD患者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甲状腺腺功能亢进(SHPT)是矿物质代谢紊乱的重要表现类型之一,也是CKD-MBD患者中最常见的异常表现之一。
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明显增高与患者死亡、住院治疗和骨折发生率的增加显著相关,可增加透析或死亡风险。
张教授指出CKD 3~5期患者SHPT的控制措施仍有许多未知(图1),当CKD 3~5D期合并血管/瓣膜钙化时,建议将其心血管病风险列为最高级别,可据此指导CKD-MBD患者管理。
PTX治疗SHPT
在CKD 3~5期,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应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TX)。国际透析预后与实践模式研究(DOPPS)显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接受PTX的患者比例最低,仅为2%。而按照其他国家的基线水平估算,我国已经接受过甲状旁腺切除手术的患者数应为约4万人,每年还应新增手术患者约1万人。而实际上,我国每年仅开展PTX约1000例,已经做过手术的患者不足1万人。
目前我国CKD-MBD患者诊治现状
★ iPTH水平增高与骨病、心血管病、血管钙化的发生显著相关,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 非透析CKD患者SHPT的早期干预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当iPTH>65 pg/ml且进行性升高时即需要开始控制;
★ 在不同指南中PTH目标范围差异十分明显,日本SHPT患者死亡率低于美国及欧洲,可能与目标iPTH水平较低相关,将iPTH目标控制在60~240 pg/ml;
★ DOPPS及CORES研究表示,当iPTH控制在150~300 pg/ml时,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病死亡率最低;
★ 不同药物在控制SHPT的不同阶段有很大的帮助,强调早期监控和治疗,晚期可使用西那卡塞和PTX,必须要注意术后低血钙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