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至2020 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抑郁症患者常常伴有焦虑症状,而对抑郁症的治疗,临床上的药物治疗仍以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类药物为主。
养血清脑丸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作用,该药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大脑微循环、减少血管阻力、缓解血管痉挛、减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等多靶点药理作用。临床上采用养血清脑丸治疗焦虑症。联合SSRI 抗抑郁西药治疗焦虑抑郁症仅见小样本观察,尚未见多中心研究报道。
本文以SSRI 类抗抑郁药物联合养血清脑丸和SSRI 类药物单用治疗抑郁症患者进行比较,初步评价养血清脑丸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增效作用。
材料和方法
临 床 资 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2 年10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抑郁症患者。
入组标准 (1)符合《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抑郁发作和复发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4 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7 分;(3)年龄18~65 岁,性别不限;(4)患者或监护人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1)严重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障碍;(2)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入组患者共220例,分别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20例,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55例,武警山西总队医院45例。所有入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至常规抗抑郁药合并养血清脑丸组(A 组)120 例和单用常规抗抑郁药组(B 组)100例。
方 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片常规剂量服用。
A组加用养血清脑丸(天津天士力制药公司)口服, 2.5 g/次,3次/d,治疗6个月。B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中根据药物耐受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对失眠患者予小剂量苯二氮类药物艾司唑仑片、劳拉西泮片口服。
疗效评定标准
以HAMD、HAMA判定疗效,分别在基线期、治疗第2、6 个月末各进行1次评定。痊愈:HAMD减分率≥75%;显著进步:HAMD减分率≥50%;进步:HAMD减分率≥25%;无效:HAMD减分率<25%;痊愈加显著进步为有效。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在各时点分别采用双样本t检验对HAMD、HAMA评分及HAMA的精神焦虑因子和躯体焦虑因子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之间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时,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个月与6个月时,两组之间的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B组,存在显著改善(P<0.01),即西药加养血清脑丸组较单用西药组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表1)。通过重复监测,患者的HAMA评分显著改善(P<0.01,表2)。
进一步对焦虑因子分析发现,在药物干预治疗6个月时,两组患者躯体焦虑因子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即西药加养血清脑丸组较单用西药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躯体性焦虑。
而精神焦虑方面,两组在基线、2个月和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能说明西药加养血清脑丸组改善精神焦虑更优(表3)。
通过重复监测,患者的躯体性焦虑显著改善(表4)。
讨论
抑郁症属祖国医学的“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气积郁结、痰瘀阻窍致脑府失养、出现情志郁结、忧愁善哭、失眠健忘所致”。
养血清脑丸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功效。能提高突触间隙多巴胺(DA)、肾上腺素(NE)、5-羟色胺(HT)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同时对记忆、运动能力有改善作用,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血清过氧脂质的含量而改善脑代谢、活化脑细胞代谢,增加脑血流量,缓解脑血管痉挛,从而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抑郁症患者以情绪低落、兴趣渐退为核心症状,患者同时伴有紧张、担心、坐立不安、乏力等焦虑症状。而SSRI类药物对躯体焦虑的改善作用有限,往往导致患者的残留症状,这也成为抑郁症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中药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
本研究收集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分为单纯使用SSRI组和加用养血清脑丸组进行多中心研究,分别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效果,结果显示合用养血清脑丸组比单纯使用SSRI 组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症状,尤其对躯体焦虑因子增效作用显著,患者的焦虑减分率明显下降,对躯体焦虑的改善程度比单服西药组显著,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大大提高,
本研究提示,SSRI 联合中药治疗抑郁症在治疗结局方面要优于单纯服用西药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