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12-03 总第43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12-03 总第432期
返回上层

总第432期

发布时间:2015-12-03

视野

标题导航

住院医陪护患者 行动抵千金

发布时间:2015-12-03来源:《医师报》作者:宋攀 李彤彤  阅读: 48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近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医师段善州的一张睡觉时的照片“火”了。照片中,为了最大程度守护患者,他与患者相邻而睡。

患者李大爷今年70岁,因为急性心衰、重症肺部感染等住院,经诊断其疾病根源是心脏瓣膜疾病。11月24日,接受了瓣膜置换和成形手术,后转到ICU继续治疗。由于其患有基础疾病以及肺部感染,段善州医生为第一时间应对突发情况,索性睡在了患者身旁。

手术当夜9点半左右,胸心外科主任陈勇兵来到ICU跟踪患者病情。眼前这一幕让他为之感动,于是他悄悄记录下这个画面。

当被问及为何会守在患者床边时,段善州说,“我们科上到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一代一代都是这样传下来的。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特别得迅速,离患者近一点可能感觉更定心一点,患者不在眼前还真有点不放心。”

段善州告诉记者,他上研究生的时候,就看到陈勇兵主任开完心脏手术后,基本上都不回家,也经常看到他支个躺椅,躺在患者病床边休息。作为学生和后辈,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据11月28日《杭州日报》报道)

大部分医生都很善良。看完新闻,想到了我的老师。记得,一位特别贫困的老大爷拇指需要植皮,植皮之前每次换药老师没收过一分钱,大爷手系扣子费劲,老师就一个一个地帮着系上。最后,大爷深深地给老师鞠了一躬,这却让老师心里难过很久。他对我说,能帮的尽量帮,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好。那时,我还是实习生,老师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打嗝还在吃西瓜

查看自媒体上网友们的评论,社会给医生竖了大拇指,但也有不少医生对此抱有警惕,他们或说此事不应宣扬,应该鼓励医生休息,或怕群众以此为其它医生树立医德评价标杆。至此,不同意见的同时呈现,让事件的价值已超越事件本身,它让医与社会多了一个视角了解彼此所想。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看到,年轻一代的敬业精神与科室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

——本报编辑部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