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也是我国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30周年。“2015年艾滋病学术大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报告感染者和患者达10.4万例,较上年增加14.8%,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
当前,艾滋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且随着艾滋病传播模式进一步复杂,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正如今年 “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所说: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全民全社会应该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和加强。
加强艾滋病网络防控的力度
当前,互联网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作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专题网页、微信和微博客户端,抓住一切有利条件抢占网络防控艾滋病的主阵地;同时要健全和完善艾滋病预防、检测、控制、治疗和救助服务网络的建设,使网络成为我们防控艾滋病的有力武器。
——302医院医学信息中心主任 刘道践
建立健全艾滋病心理干预机构
在全国省、市、县建立艾滋病心理干预机构,为更多的人提供艾滋病心理咨询、宣教知识,对艾滋病初筛可疑就诊者主动进行艾滋病专业知识的讲解,对确诊患者进行及时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接受必要的诊疗措施。
——302医院心理门诊主任 李琳
推广血站等机构的艾滋病核酸检测
由于HIV感染存在检测“窗口期”,而现行常规的HIV抗体检测“窗口期”达到20天左右,极大的威胁着普通病患的用血安全。大力推广血站的HIV核酸检测,能将HIV检测“窗口期”缩短至7天左右,这样会极大地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302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主任 李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