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10至20年,将是中药走向创新的重要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医技术、方法、思维已经愈发接近,如西医倡导的多学科联合治疗就是中医治疗理念的体现。
既然是药物就要保证临床应用时安全有效。古代医书记载,是循证医学原始的出发点。目前,关于中药的基础研究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难以用准确的动物模型来体现。动物模型方面一直有人在做,然而如何在动物上建立准确的中医药辨证模型,是一个需要突破的瓶颈。如虚证、实证如何来模拟?阴虚和湿热如何表现?这些内容可以落实到某些因子上,但并不能完全体现中医所需的东西。用现代医学技术建立中医药所需的动物模型,亟待突破。
另外,中药材的标准化问题同样严峻。中药材品种繁多,来源于植物、动物及矿物,但由于基源相近、外形相似等原因,出现了众多的“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由此可见,中药材的标准化比生产标准化更难。其次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成分大多过于简单,不能充分体现其功效的物质基础。因此中药材的收集、种植、炮制、加工和应用等方面都还存在标准化、安全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