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9日,第75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在波士顿召开,来自124个国家的1.4万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ADA医学与科学主席Samuel Dagogo-Jack在会上做了题为“与糖尿病的75年战争——全球的挑战”的报告。他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治疗手段的日益丰富,糖尿病终将屈服于强大的科技力量。对抗糖尿病的战争虽然十分具有挑战性,但是可战胜的。在阻止糖尿病在全球蔓延的战争中,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次是消除种族和民族歧视,然后是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帮助。他指出,糖尿病患者的情绪、工作、学习等常受到困扰,需要医生们的帮助。
我国新诊断糖尿病患者
近半治疗1年后HbA1c未达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牵头开展的NEW2D研究最新结果在ADA 2015普通壁报专场发布。该研究发现,在我国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有近一半在治疗1年后未达到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摘要号:1676-P)
研究者认为,该研究表明,指南与临床实践之间仍存在差距。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优先考虑改变生活方式和优化药物治疗。
基线时,HbA1c达标(<6.5%)的患者比例为25.4%;12个月时,该比例为47.0%。
基线时,39.5%的患者仅使用口服降糖药,17.9%单用胰岛素或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42.6%未接受药物治疗。
12个月时,仅使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单用或联合口服降糖药、未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分别为58.1%、19.2%和22.7%。
多因素分析表明,随着时间推移,HbA1c达标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
影响HbA1c达标的因素包括:年龄≥65岁、体质指数≥28 kg/m2、当前吸烟者和缺乏锻炼。
此外,研究还发现,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相比,胰岛素治疗患者(包括胰岛素单用或联合一种口服降糖药)的HbA1c达标率更低。
该研究于2013年,纳入全国81家医院的5985例患者。患者年龄>20岁,2型糖尿病诊断时间<6个月,随访36个月。
我国代谢综合征患者
男性糖尿病风险高于女性
中日医院杨文英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我国代谢综合征患者,男性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高于女性,而甘油三酯水平可能是男性风险高的重要因素。(摘要号:2716-PO)
该研究平均随访2.5年,共有15例患者出现糖尿病,其中9例为男性,6例为女性。
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男性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较女性高5.49倍(HR=6.49)。
甘油三酯水平每增加1 mmol/L,患者的糖尿病风险增加31.4%,其中男性患者糖尿病风险增加65.0%,女性患者增加37.0%。
研究纳入159例男性和301例女性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相关性进行评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作4次可使早死风险增3倍
苏格兰学者在ADA 2015上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住院的1型糖尿病成年患者,尽管其在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极低,但出院后的早期死亡风险增加。(源自Mescape网站,摘要号273-OR)
因DKA住院1次的患者,其5年内死亡的风险增加10%;因DKA住院4次以上的患者,6年内死亡的风险增加30%。
研究者指出,最令人吃惊的是,因DKA多次住院后死亡的患者的平均年龄只有31岁,很多患者在家中死亡,而且往往死因不明。
研究显示,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最有可能在随访期死亡,包括:DKA住院时间较长、血浆尿素水平较高、糖尿病病程较长以及最后一次因DKA住院时年龄较大。
与DKA住院后随访期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相关的因素包括:心理问题(OR=2.26)、周围神经病变(OR=2.56)、缺血性心脏病(OR=4.06)、过量饮酒(OR=2.57)和既往入住重症监护室(OR=2.46)。
研究者认为,对于这些年轻但死亡风险较高的患者,临床医生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管理危险因素。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7-2014年,研究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98例因DKA住院的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入院631次)。
TECOS研究
西格列汀不增加心血管病及因心衰住院风险
在ADA 2015上发布的TECOS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合并心血管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安慰剂相比,西格列汀不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风险,也不增加因心衰住院和全因死亡风险。研究结果还于6月8日在线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教授表示,该研究证明西格列汀是安全、有效的,为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选择提供了一个更加可靠的依据。
而且,该研究人群约20%为亚洲人群,其中包括中国患者,因此研究结果对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也具有一定意义。
该研究中,西格列汀组一级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1.4%,安慰剂组为11.6%。其中心血管死亡率分别为4.2%和4.0%,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3.8%和3.9%,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0%和2.1%,不稳定心绞痛住院率分别为1.5%和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二级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为10.2%。其中,全因死亡率分别为7.5%和7.3%,因心衰住院率均为3.1%。
研究共纳入全球38个国家的14 735例受试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给予西格列汀或安慰剂,中位随访3年(最长为6年)。
图片新闻
6月12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在京召开第一届选举及成立大会。大会选举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方丕华教授为心律与心电分会主任委员。方教授介绍,分会的成立将有助于促进心律失常和心电学这两个相关的“双心”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更紧密结合,推进“双心”领域相关知识、概念、技术和成果的相互融合和相互转换,共同促进“双心”的普及、推广和提高。(孟才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