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宋攀)6月16日,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公安分局通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放疗科一位主任医师在电梯里被人泼汽油烧伤,重度烧伤面积达30%~35%。
经会诊,受伤医生为重度烧伤,主要伤在头面部、前胸后背和四肢,现已住进ICU。有消息称肇事者是一名30多岁的男性鼻咽癌患者,目前已被警方控制。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告诉记者,协会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出维权律师团成员——广西当地律师到事发医院了解情况,鉴于当事医生正处于烧伤后感染防治的关键期,协会将在后方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怎样预防此类悲剧的发生?邓利强表示,在已经有相关法律、多地公安开始坚决处理医暴的情况下,医院管理者和医生要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近两年,在医疗卫生界人士的大力呼吁下,2014年4月24日,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表示将加大对医闹和暴力伤医的打击力度。
今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向社会披露,2014年涉医违法案件比历史同期下降10.6%,医疗纠纷下降18%。全国政协常委黄洁夫将此归功于五部委根据中央的批示表明的态度和出台的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规定。
不仅短短10天内,全国连续发生9起暴力伤医事件。6月11日,河南省中牟县一位妇科医生甚至被一名妇女残忍杀害。
“很多医疗暴力前,已有医疗纠纷的迹象。”邓利强指出,某些医院管理者一定要改变一些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如将医生推到医疗纠纷和医闹的风口浪尖,让医生独自面对;医院还要摈弃“只要事情过去了,医生忍一忍,受点委屈也没什么”的想法。医院是医疗纠纷的应对主体,应处理好医疗纠纷,让医疗暴力消失在萌芽状态。
邓利强还呼吁,医疗暴力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医师应该团结起来,发出共同的声音,尤其是医疗界的成功人士、有影响力的医生,更应当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