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哮喘作用的研究较多,包括我们团队开展的黄芪提取物、黄芪与冬虫夏草的合剂以及今天我在会上报告的苏黄止咳胶囊等。这些药物对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有特异性作用。西医对哮喘治疗的研究更倾向于炎症的角度。
中药治疗疾病的机制往往比较复杂,对于中药的循证医学研究应看重其疗效。可借鉴西医大型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法,经过严格控制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中药汤剂、中成药对某个疾病有效后,再建立动物模型开展机制研究,补充论证其有效性。
对于目前中药循证医学研究,我认为,首先是国家、中医药企业等要有开展一些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意识,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将研究开展起来。我们已经有很多细胞实验或者动物模型的数据表明某个中成药可能在某一疾病中起到调控作用,但缺乏临床的转化医学研究。
当然,中药循证医学研究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中成药的质控问题等。王辰院士团队治疗甲流的汤剂采用统一制备,分发给各临床中心的办法,能保证同一批研究药物质量的一致性,其研究结果得到国际的认可,并发表在《内科学年鉴》杂志上,这样的方法值得借鉴。另一个问题是,安慰剂对照在实践中较难开展,如何找到与治疗组汤剂色香味都类似的汤剂值得探讨。
总之,对于中成药的使用,最重要的是用大型临床研究数据证明其对某个疾病的有效性,最好能作为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写进相关疾病临床防治指南,这样才能得到更好地推广应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