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06-22 总第50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06-22 总第505期
返回上层

总第505期

发布时间:2017-06-22

中西医结合

标题导航

附子泻心汤助胃恢复动力

发布时间:2017-06-22来源:《医师报》作者:呼永河 陈秋 陆鹏  阅读: 935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糖尿病性胃轻瘫或糖尿病性胃麻痹,对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主要是迷走神经的传导障碍,而不是胃部肌肉本身的病变。有的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有些患者存在早饱、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症状。

其属于祖国医学的“消渴、脾积、痞满”范畴。消渴日久,肺金已虚,阴伤气耗,阴损及阳,必累及肾阳亏虚,火不旺土,土母无阳则脾失温煦,水谷不得腐熟、精微不得输布,积滞在内致使三焦痞滞,气不升降,水饮停积,不得流行,可见上脘夹热(口干口苦)、中脘夹滞(嗳气纳呆)、下脘夹寒(肢冷便溏),形成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

其病位在肺、脾胃、肾,病机为肺肾不交、脾胃停滞。肺肾不交为本,脾胃停滞为标。治则拟为交通肺肾,破滞行痞,兼和脾胃。笔者采用《伤寒论》之附子泻心汤为基础方加减,与西沙比利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blob.png

泻心丸加减验方

附子8 g、黄芩10 g、黄连12 g、大黄6 g、太子参15 g、陈皮8 g、生姜6 g、苡仁12 g

方解

方中以附子温肾暖土堪比太阳之温煦;以轻取芩连泄热之气,荡胃气复逆;以大黄之威担负荡热除秽重任,附子、黄芩、黄连和大黄同用,助盘踞胃肠道之邪实溃泄于下,使三焦之气流转和通。

另外,太子参可生金补肺,兼健脾益土;陈皮能达脾络、胃络之气,肃清中焦之腐秽逆气,又可入肺宣壅,推陈致新,生谷气;生姜宣肺气而开提散郁调中,畅脾气而布精和营,益胃气而推扬谷气。

中气久虚,必借谷食以和之。薏苡仁甘淡冲和,质类米谷,又体重力厚,故能补益胃气。待中焦之气充足,脾胃出纳之气壮行,散逆气,逐阴邪,以旋转其病机。中土安宁,而痞自解矣。

人参得附子泻心则直前,无坚不破;附子得人参则功成,血脉不伤。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实有水乳之合也。

现代药理研究

附子有抗炎镇痛、扩张血管、抗溃疡、兴奋肠管,具有胆碱样、组胺样和抗肾上腺素样作用。黄芩、黄连具有抗腹泻、抗炎抑菌,尤其是对幽门螺旋杆菌作用较强。大黄具有泻下、保护肠黏膜、抑制胃内幽门螺旋杆菌生长和提高胃肠黏膜内pH值。生姜能促进胃液分泌、促进小肠的推进,其作用与灭吐灵和多潘立酮相似。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