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思想观念的改变、学术的活跃和影响的广泛充分体现了姑息医学的巨大进步。姑息医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1994年, CRPC成立至今已经23载。”秦叔逵教授直抒胸臆,在李同度教授、孙燕院士等老一代专家的引领下,历经四届委员会,特别是王杰军教授卓越的工作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姑息治疗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专业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活动日益活跃,已经成为中国肿瘤学界的重要力量。
“姑息医学发展至今,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不断获得提高。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秦叔逵教授表示,近年,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肿瘤的防治给予了高度关注,特别是“十八大”提出“健康中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同时,改革开放之后,肿瘤学的各个领域都在进步,促进姑息治疗的发展。
秦教授认为,我国姑息医学的确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距离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差距。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一项覆盖多个实体肿瘤的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引起全体轰动。采用互联网管理肿瘤患者,让患者实时报告不适症状,使得医生护士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更好地治疗患者。在766例接受化疗的多种晚期肿瘤患者中,定期报告症状的患者的生存时间比没有使用该工具的显著延长,提高5个月的总生存,其效果甚至超过2016年FDA批准的各种肿瘤治疗新药!“这说明对患者的密切关怀和全程管理非常重要;也说明创新不只是在新技术新药物,以临床需求为出发,以患者为中心,同样有创新的服务和模式产生。”秦教授说。
秦教授提醒,我国国情与国外不同,风土文化也有差异,有些情况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做法。比如,在欧美国家,往往直截了当地告诉患者病情;但在我国,需要结合患者的文化层次、性格特点以及家属意见等,去决定告知病情的方式。一方面,学习国外经验,行为患者能够正确地理解其疾病,正确表达他的愿望和期望值;另一方面,要结合国情社情,注意方式方法,宜适当、委婉和逐渐进行。
“虽然与国际尚存差距,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特点与先进之处。比如我国独有的中医中药传统治疗,对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帮助。所以,我们无需一切照搬国外,有差距就去学习弥合差距,这样才能够提高。”秦教授表示。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社会的不断发展,肿瘤姑息医学本身也在进步。“我们将对社会文化与对医学科学的理解结合起来,就汇聚成了今年大会的主题——科学人文,与时俱进。”秦教授说。
现场速递
2017 GPM最强音总决赛
一锤定音
6月17日,由CRPC主办,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支持的“2017 GPM最强音”——癌痛规范化全程管理演讲赛·巅峰对决在第十三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上拉开序幕,5组从全国各地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精英选手决一雌雄。
GPM最强音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张清媛教授与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主持,王杰军教授、李萍萍教授、陈元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GPM最强音的举办旨在通过临床癌痛管理病例的分享,促进临床学术经验的交流,挖掘更多抗癌痛精英,为癌痛规范化管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储备力量,自2014年来,获得了临床医生的广泛好评。
5组选手通过临床病例的分享展示风采,经过激烈的角逐,5号选手陆军总医院肿瘤科张宏艳主任和张竹青护士最终拔得头筹。
主席致辞
本次比赛无论输赢,你们每一位都是未来之星,也希望你们在这个平台上能充分展示自 己的才能,学习和交流癌痛规范化治疗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肿瘤患者。
——大会主席 王杰军教授
近年来,在王杰军主委的带领和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癌痛规范化治疗迈出一大步。GPM 最强音可以鼓励医生更多地关注疼痛,合理用药,更积极地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CRPC名誉主委 李萍萍教授
GPM 最强音旨在通过临床癌痛管理病例的分享,推广癌痛规范化治疗的理 念。比赛重在参与,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
——CRPC副主委 陈元教授
放疗专场
6月16日,年会放疗专场召开。CRPC放疗学组于2016年成立,致力于加强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的多学科管理,建立肿瘤患者的医、药、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会议由安徽肿瘤医院副院长钱立庭教授、安徽省立医院张红雁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邢立刚教授主持。王杰军教授致辞时表示,当恶性肿瘤患者无法接受手术/其他局部治疗或全身性药物治疗手段无效时,姑息放疗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策略应侧重于如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如何改善患者的症状。让患者活得长、活得好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