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而易见,医患关系的恶化已经成为中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
暴力伤医事件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些人指责公众的医疗认知水平低,但其他发达国家的患者也会在医疗服务达不到预期时抱怨。也并不是只有中国医生要面对暴力。然而,三分之一的中国医生经历过医患冲突,上百名医生因此受伤,这样的规模、频率和恶意程度已经让世界震撼。
患者就诊时要长时间排队等待,却只能得到医生短暂的问诊。媒体揭露的恶劣医疗事件以及部分医生收取回扣的问题,都会激起患者更多的不满。对于一些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采取暴力行为似乎是他们表达对整个医疗系统和某个医生不满的唯一方法。
在中国,医生的报酬并不多,但其大部分收入来源于不正当的奖励措施。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数量、检查的项目和开药得到奖金,却忽视了诊断、治疗和护理的质量。医生每天都在超负荷的工作,这无论对于医生还是患者都是不公平的,既不利于医患共同体的形成,也不应让收入模式继续发展下去。
在中国,患者的不满不仅是暴力伤医的原因,也是体制缺陷的表现,患者和医生同样深受其害。而修复这种破损关系恰恰是医改的核心,特别是要改革初级医疗体制、合理开药和医院管理方面的制度等。
解决的方法也必须来自于中国,由专业医生自己主导,而且这些医生与他们的患者能保持一种积极良好地交流互动关系。钟南山指出了前进的方向,第一步就是激发医生强大的职业精神,重建医患间的信任,从而促使中国医疗保健全覆盖,提供给患者真正公平分配的医疗资源,并使医生得到充分的培训,有足够的时间与患者沟通。
(文章来源:《柳叶刀》杂志 编译: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