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40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开展肿瘤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结果,但与投入相比,这些结果不尽人意。很多新药或方案经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后进入临床应用,确实给一些患者带来获益,但其中存在不可否认的缺陷:对患者总生存(OS)的延长有限、研究进展缓慢、研究费用昂贵。造成临床试验出现缺陷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使用的干预手段只对某一肿瘤的某一亚型有效,而对另外一些亚型疗效甚微,使总体疗效被掩盖,得出显著性结果需要的样本量也大大增加。应该来说,今天这种没有选择性的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必须要进行“改革”。
分子靶向药物问世给肿瘤治疗带入一个崭新时代,以特定癌症驱动因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随着对癌症驱动因子的了解进一步深入,我们将有能力设计可取得更佳结果的临床试验。根据可靠的生物标志物鉴别可能受益的人群,使得临床试验的设计更为精准,研究结果更具临床意义。此外,基因组技术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根据基因组指导肿瘤治疗,不仅提高了研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降低了研究成本、缩短了研究时间。
基于目前现状和机遇,近日Ellis等代表ASCO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科学界改进临床试验设计,为更有意义的临床试验结果而努力,提出了“提高临床研究获益的预期值”的目标。ASCO癌症研究委员会召集了四个特定疾病(胰腺癌、乳腺癌、肺癌及结肠癌)的专家工作组,每个工作组都包括临床研究者、患者的代理人、生物统计学家、FDA肿瘤学家和企业肿瘤学家。工作组的职责就是讨论肿瘤临床试验中相关问题。在反复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ASCO肿瘤临床试验建议(J Clin Oncol. 2014年3月17日在线版)。
不难发现,肿瘤临床试验已经悄然地进入一个新时期,由大规模、获益少的临床试验转向较小而精确的临床试验(smaller and smarter trials),临床研究者、受试患者、试验资助者都要提高对于治疗新方案获益的期望和要求,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审批机构的新药上市批准或医疗保险的准入,主要是以提高患者获益最大化为宗旨。
对于设计更为特异的小而精确的临床试验,在今天多数情况下还是处在欠理想状态,比如没有证实的生物标志物用于临床试验患者的选择,缺乏有效的特定患者筛选工具,对特异靶点认知上的不足。但是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认识的不断深入,通过临床研究者、审查机构、受试患者、试验资助者的共同努力,肿瘤临床试验必将为我们的患者提供更多有临床上意义的结果。
ASCO肿瘤临床试验建议主要内容:
☆强调选择合适的患者群体是临床试验的关键。提出基于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试验,即根据已被证实的生物标志物选择特定的患者。
☆强调定义患者受益的主要终点是临床试验的另一个关键。临床试验的设计应以提供有临床意义的结果为主要终点。有临床意义的结果指OS显著延长和(或)生活质量显著改善。OS仍然被认为是有临床意义结果的主要衡量标准。建议使用时间范围和风险比(HR)来描述具有临床意义的结果:中位OS至少改善20%以上(2.5~6个月),HR至少在0.8以下被定义为具有临床意义的结果。
☆提议试验资助者在获取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完善的生物标本库,以便研究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提出科学问题,从而进一步发现和验证生物标志物。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充分了解药物的靶点,而且也有利于为选择适当患者提供诊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