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全市医院设立医调室、成立警务室且须配备两名警察、为化解医患矛盾开展百天专项行动、在政府文件中强力推进“医责险”……
3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一行赴深圳市医师协会调研时,深深为该市在医患关系探索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开创性举措振奋。
据介绍,2004年起深圳市开始探索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历经十年的发展,“深圳模式”已初见成效。
据深圳方面介绍,作为合理化解纠纷,实现对医疗责任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深圳市拟推类似于交通强制险的“医疗责任保险”,并计划于今年6月底在市内15家医院试点推开。
作为行业组织,中国医师协会自2007年正式启动医疗风险转移和控制的相关工作,并确定首先在深圳试点。深圳市医师协会成立后,同样将此视为其重要的工作任务。
张雁灵会长表示,深圳模式的成功源于政府的强力推进与支持,这是做好工作的保障。中国医师协会将认真组织研究作为“医责险”改革试验基地的深圳经验,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提交有关部门,为其提供决策依据。调研报告将从政策、制度、支撑条件、具体方案等方面做好设计,促进医责险的立法、数据库建设,服务支持等工作的开展。
座谈会上,中国医师协会和深圳市卫生计生委达成合作共识:以深圳为改革试验基地,从顶层设计起步,借力深圳经济特区的立法权,从现存但滞后的医疗体系缺陷处入手,共同对现行医疗体制进行改革,争取有所突破,带动全国。
在深圳市卫生计生委蔡立主任和谢若斯副巡视员的陪同下,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会见了张雁灵一行。 (王莹 郭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