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中国学者已从最初的聆听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并不断发出“中国好声音”、展现我国的研究成果。今年也不例外,中国学者在ASCO 2014大会舞台上呈现的口头报告(详见第359期23版)和壁报研究,引万众瞩目。
【肺癌】
ⅢA N2期NSCLC完全切除术后脑转移高危患者
王思愚:预防性脑照射可延长生存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思愚教授等报告的研究显示,对于ⅢA 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完全切除术后脑转移高危患者,预防性脑照射(PCI)显著延长无病生存(DFS),降低脑转移发生率。(摘要号7508)
PCI明显降低N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率,但尚未明确其对生存的影响。该项开放性随机研究旨在评价PCI是否可改善行手术切除、接受辅助化疗、有脑转移高危因素的ⅢA N2期NSCLC患者的生存。在该研究中,随机给予患者PCI (30 Gy/10 f)或观察处理。主要终点为DFS。次要终点包括脑转移发生率、总生存(OS)和不良反应。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I组中位DFS明显延长(21.2个月与28.5 个月)。PCI组和观察组3年DFS率分别为42.0% 和29.8% ,5年DFS率分别为26.1%和18.5%。PCI与脑转移危险下降相关,两组5年脑部复发率分别为13.6%与41.3%。PCI组和观察组中位OS分别为 31.2 个月和27.4个月,3年OS率分别为44.5%和38.7%,5年OS率为27.4%和22.8% 。
【肝癌】
晚期肝癌患者
秦叔逵:阿帕替尼治疗或改善生存
解放军南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秦叔逵教授等报告的研究显示,阿帕替尼对中国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有潜在生存获益。阿帕替尼850 mg/qd 或750 mg/qd为用于今后临床研究的推荐剂量。(摘要号4019)
该项阿帕替尼一线治疗中国进展期HCC患者的Ⅱ期、多中心、随机、开放、剂量探索性试验入组初治、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的进展期HCC患者,随机给予阿帕替尼 850 mg/qd 或750 mg/qd治疗,每8周评价疗效。主要终点为至进展时间(TTP)。次要终点包括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甲胎蛋白(AFP)水平及安全性。根据肿瘤临床试验Simon二阶段设计,36例患者进入1阶段,85例患者进入2阶段(扩展期)。
结果显示,阿帕替尼850 mg组和750 mg组中位至进展时间分别为4.2个月和3.3个月,中位OS为9.7个月和9.8个月,DCR分别为48.57%和37.25%。阿帕替尼组患者耐受性良好,多数不良反应可通过停药或减小剂量控制。两组安全性相似,>2%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血小板减少、胆红素升高、高血压、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和乏力。
【胃癌】
胃癌患者HER2表达与Lauren分型的关系
徐瑞华:HER2阴性的肠型胃癌患者生存预后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等报告的研究显示,中国胃癌患者中,肠型患者的HER2阳性表达率较高;HER2阴性的肠型胃癌患者生存期较长,而HER2阳性的弥漫型胃癌患者生存预后差。(摘要号4065)
该研究分析不同的HER2表达状况和Lauren分型的胃癌患者的生存差异。按欧洲药品管理局标准,将IHC 3+或 IHC 2+/FISH+视为HER2阳性,IHC 0和IHC 1+的病例及IHC 2+/FISH-视为HER2阴性。由两名病理学家判断Lauren分型。
结果显示,HER2阳性率为11.2%。Lauren分型方面,弥漫型占51.8%,肠型占33.0%,混合型占15.2%。肠型患者的HER2阳性率明显高于弥漫型和混合型(25.6%与2.8% 和8.6%)。研究者剔除混合型,将其余患者分为A组(HER2阳性、弥漫型)、B组(HER2 阳性、肠型)、C组(HER2阴性、弥漫型)、D组(HER2 阴性、肠型),中位OS分别为7.9个月、10.2个月、10.8个月和13.7个月。
【乳腺癌】
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
徐兵河:TX方案序贯卡培他滨显著改善生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等报告的研究显示,与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NX)方案相比,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TX)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并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显著改善PFS和DOR,治疗获益与患者是否使用过紫杉类药物无关。(摘要号1049)
研究入组206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TX组(104例)和NX组(102例),均采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
结果显示,与NX组相比,TX组中位PFS更长(7.1个月与8.4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更长(6.6个月与7.8个月)。TX组、NX组分别有48例和42例患者接受维持治疗。TX组较NX组有OS优势(35.3个月与19.8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年龄≥40岁、已绝经或发生器官转移患者使用TX方案更可能有PFS和OS获益。激素受体和HER2阳性、紫杉类药物治疗史对TX与NX治疗患者生存获益差异无影响。
【头颈部肿瘤】
郭伟:结节型病变提示口腔黏膜黑色素瘤风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郭伟教授等报告的研究显示,结节型病变是口腔黏膜黑色素瘤(OMM)的危险信号。对于cN0期结节型黑色素瘤患者,进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是明智之举;对于cN0期斑状黑色素瘤患者,建议进行密切观察;对于CLN阳性患者,应行根治性颈淋巴结切除术。(摘要号6058)
OMM经常转移至颈部淋巴结。虽然大量研究评估了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OMM的疗效,但该领域仍存有相当多的争议。该项研究对254 例OMM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与OS相关的变量。
结果显示,肿瘤直径>4 cm和结节型是OS的两个独立预测因素。与斑状黑色素瘤相比,结节型黑色素瘤更可能发生远端转移。 164例(65%)患者发生了CLN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是cN0期结节型黑色素瘤患者OS的独立的良好预测因素;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是CLN阳性患者的独立的良好预测因素。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更可能发生颈部黑色素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