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4-06-12 总第360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4-06-12 总第360期
返回上层

总第360期

发布时间:2014-06-12

视野

标题导航

豫“免费诊所”短命

发布时间:2014-06-12来源:《医师报》作者:本版责编:宋攀  阅读: 1781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近日,曾被誉为河南首家免费诊所的“国平义务诊所”关门落锁,距离2013年11月11日开张仅7个月。

据创办人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原院长周国平介绍,在此诊所,医生免费开方,患者自行去药店买药,退休老专家提供义务诊断、就医咨询和简易康复治疗等服务,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红十字会监管。资金主要来源于红字会爱心企业的赞助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

郑州市红十字会李祥新在回答诊所关门的原因时称,一是因为义诊老专家们身体受不了,每天的病号太多,高峰时达200多人;二是诊所房租太高。开办诊所,房租、装修、购置医疗设备花了近200万元,压力最大并且持续性的开支还是房租。

郑州市红十字会和周国平商量后决定寻找其他合适的场所,等到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再重新启动“免费诊所”。(据6月5日《郑州晚报》报道)



免费诊所将公益属性做到极致,却终于累垮了自己。它拷问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慈善机制,更有新医改实践对体制外探索的敏感与锐觉。免费诊所承担的道义责任和补位功能是医疗服务的有益补充。第三方社会组织或者公共权力,该以怎样的姿态来关切免费诊所的命运,显然不是一道单纯的良心命题。    

——羊城晚报

虽然医药分离的政策已经提出了很久,但很多医院仍然采用“以药补医”的老套路。这让很多想逃过医院会诊费用的患者将目光投向这个由几名退休老医生组建的“免费诊所”,久而久之,“免费诊所”和老医生们在诸多压力下暂停服务也是必然。但“免费诊所”的价值不应被忽视。首先,它能推动医药分离制度的进程;其次,它为退休后拥有过人医术的老医生提供了服务社会的平台。——新华每日电讯

“免费诊所”体现医疗服务公益性,值得大赞!但若从政府推广的角度来看,还应明确公益诊所定位。是面对低收入患者、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还是不加选择面对所有患者?倘若面向前者,免费体现了政府关怀,但若是后者,免费终究难逃短命噩运。毕竟,当大面上的免费报障无从谈起时,局部免费注定不会走得太远。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