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05-04 总第499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05-04 总第499期
返回上层

总第499期

发布时间:2017-05-04

关注

标题导航

万名医界精英共享2017中国整合医学大会

发布时间:2017-05-04来源:《医师报》作者:本报记者 张艳萍 任艺 许奉彦  阅读: 59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这是中国医界精英的大聚会,大Party!”4月29日,52名院士、150多名大学校长、1000多名医院院长、8000多名医务工作者相聚古都西安,共同见证“2017中国整合医学大会“的火热开幕。

“如果说去年的首届中国整合医学大会是吹响集结号,今年的第二届则是一次切磋交流、相互学习的冲锋号。”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会长张士涛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指出,整合医学分会是协会最年轻的二级机构,成立的时间虽短,但是发展建设得很快。整合医学作为一项事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正当其时,机遇难得。

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等8个单位联合主办,第四军医大学承办。共设立1个主论坛和45个分论坛,300余讲座。7位院士和专家分别就“医学与整合”“医学与教育”等做了主题报告。

blob.png

医学与整合

樊代明院士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医生离科学越近,离患者越远

blob.png

“医生与患者越来越远,本来应该像亲人,但是现在像‘仇人’。”樊代明院士指出,医生离科学越近,离患者越远。探索医学与科学的异同,让医学回归本源,医学才能取得革命性的进步。医学不是单纯的科学,医学充满了科学和哲学,还涵盖了社会学、人学、艺术、心理学等。因而,我们不可以笼统地用科学的范律来解释医学,也不可以简单地用科学的标准来要求医生。 

樊代明院士在讲座中提出“三间健康学”。第一,空间健康学,人是一个整体,人脱离不了自然。第二,人间健康学。当前,忽视了能量信息的传统生理学快土崩瓦解,大体解剖已无人问津,医生和临床隔河相望,医学和患者越来越远。第三,时间健康学。所有的东西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过于微观过于局部的研究不能代表医学的本质,缺少整体观“医将不医”。

樊代明院士指出,要将医学与自然、医学与社会、医学与语言、医学与工程、医学与药学、医学与营养等进行整合。用整体整合医学,把数据、证据还原成事实,把认识、共识提升成经验,把技术、艺术转变为医术。“贵在整合,难在整合,赢在整合!”他表示。


医学与教育

秦伯益院士  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

教育不应忽略人格的培养

blob.png

谈到医学与教育,秦伯益院士表示,基础教育是整个人生当中的第一颗扣子,影响人的一生,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他说,中国现在是以强化意识形态为中心安排教学。教育产业化、应试教育、大学扩招、高校合并、学校升级在短时间是需要的,但长远看会出现问题。

他指出,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孰不知,从知识到力量还要有多个环节的传递和放大,需要学者将知识变为思维,控制行动,通过实践,才有力量。而如今的教育却只注重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格的培养。

“如今,医学教育也被异化。职业化的从医目的,让做医生成为了谋生手段、社会分工的奴隶。”秦伯益院士表示,要摆脱目前的困境,一定要与世俱进,不仅是随着时间进步,教育要与世界先进文明求同。中国当前要克服教条的、僵化的意识形态的捆绑,传承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走人间正道。


医学与文学

郎景和院士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

医生是佛与神派来的善人

blob.png

“作家,你们把感动与崇拜积累,你们是上天或外星派来专门收获我们眼泪和鼓动共鸣的智者;医生,你们把仁爱与慈悲奉献,你们是佛与神派来专门慰藉我们心灵和擦拭我们眼泪的善人。” 郎景和院士说。

他谈到,当医学有了文学的风韵,意味无穷;文学有了医学的内涵,深情温润。阅读文学可以弥补人生的不足,学习艺术可以来激发人的想象,心境的和谐与美的熏陶。医生不仅是医学的读者,还应该是文学的读者,哲学的读者,人性的读者,生活的读者。

医生应该是文学的读者,也应该是文学的作者。写作是在进行自我评判,自我检阅,认识自己,反省自己。“当医生要会写,要会说,当然也要做得更好。” 郎景和院士提到叙事医学,他说,叙事医学是具有叙事能力的医学实践,或是有叙事能力所实践的医学,能够倾听患者的叙事、想象患者的境遇、理解他们的痛苦、尊重他们的选择。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使医患沟通是一种仁爱表达,是一种真诚对话。


中医与西医

张伯礼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中医学:古老与现代的交融

blob.png

张伯礼院士强调,整合医学首先离不开中医学。中医学虽然古老,但理念不落后。中医药的原创思维、经验非常宝贵。

张院士表示,中医药面临重大的需求和发展机遇,而中医药现代化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必将产生原创性成果,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也为中国式办法解决世界医改难题做出贡献。

他强调,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疗效是最关键的。目前,中医药已经被180多个国家认可与推广。随着中医药教材的多种语言的翻译出版、中医药人才的不断培训,必将推动中医药的全球化进程。

张院士强调,目前,整合医学已经开始奠基,而中医学的融入,会让整合医学更加丰富。


医学与工程

程京院士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医学工程科技改变医学进程

blob.png

程京院士指出,工程对于医学有三大意义。他解释为:

第一,“把勤快人变懒”,即操作自动化。他用自身的发明介绍了生物芯片为医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便利,把人力解放出来。

第二,“把聪明人变笨”,即分析智能化。工程仪器的研究把人工智能引入了医学,让医学研究走向了新的时代,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为残障人去残”,即技能增强化。通过工程学研究的仪器为残障人提供多种便利的功能性服务,将人性化的设计引入他们的生活。


医学与营养

陈君石院士 国家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

营养行为:需要国家和自身“共管”

blob.png    

“我国的营养工作已经迎来了春天。”陈君石院士说。

他还介绍了2014年全球面临的三大营养问题,包括蛋白质-能量缺乏(吃不饱);微量营养素缺乏(隐形饥饿);超重和肥胖(吃多了)。

根据现有证据,我国目前的蛋白质-能量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不乐观,而超重/肥胖形势严峻。这些问题与食物摄入行为密切相关。

2016年中国膳食指南发布,六条推荐简单、扼要。中国居民平衡饮食宝塔的出台更是让膳食营养有据可依。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