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房颤患者和机械心脏瓣膜患者的卒中和系统性栓塞风险,但其获益必须与出血性卒中(ICH)风险增加进行仔细权衡。因此,ICH后应不应该恢复抗凝治疗成为一个临床难题。美国一项Meta分析显示,ICH患者恢复抗凝治疗,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如卒中和心肌梗死)更低,ICH复发风险也无明显增加。(Stroke. 4月17日在线版)
该分析纳入8项观察性研究、5306例ICH患者。结果显示,重启抗凝治疗后血栓栓塞并发症风险更低(RR=0.34)。没有证据表明重启抗凝治疗后ICH复发风险增加。
研究者指出,Meta分析中纳入的所有研究几乎都对维生素K拮抗剂进行评估,然而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降低ICH风险的效果显著高于华法林。他们还指出,新数据表明,NOAC-相关ICH患者较华法林相关ICH患者有更小的血肿体积和更好的功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