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D神经介入前应行抗血小板功能检测
Pipeline栓塞装置(PED)可行神经介入手术治疗脑部动脉瘤。2017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年会上一项研究显示,对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反应较差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PED介入治疗,如未改变原来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则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更高。(Medscape网站)
研究对2009-2016年接受PED介入治疗的402例患者的数据进行回顾。结果显示,氯吡格雷反应者和无反应者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比例分别为5.6%和17.4%。在对氯吡格雷无反应的亚组人群中,改为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同样接受氯吡格雷强化用药治疗的无反应者,血栓栓塞并发症也显著低于没有接受该治疗的无反应者。(9.8%与51.9%)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强调了术前行血小板功能检测的重要性。已知PED的表面覆盖率显著高于其他颅内支架,因此有必要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介入管理或明显减少心绞痛患者死亡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接受常规介入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后死亡风险低于未行手术的患者。(Ann Intern Med.5月2日在线版)
研究者分析了2001-2011年33 901例因不稳定性心绞痛紧急就诊的患者,其中43%患者在初次住院时接受了冠脉造影检查。
结果显示,接受常规造影者的12个月死亡风险相对降低52%(HR=0.48)。与仅接受诊断性造影相比,血运重建并未带来额外的降低死亡风险获益。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2个月内即完成造影者的12个月绝对累积死亡风险较未接受造影者降低5%。造影的相对效应并未因患者年龄、性别或合并症而产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