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05-04 总第499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05-04 总第499期
返回上层

总第499期

发布时间:2017-05-04

博客

标题导航

从医记台湾女生在大陆

发布时间:2017-05-04来源:《医师报》作者:北大医疗 薛子梓  阅读: 64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不论在病房,还是出门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医生潘中婷总喜欢随手拿着一个眼球教具。她解释道:“从角膜、晶状体,到视网膜,眼睛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很方便直观给病患解释。”只要一开口说话,便能判断出她是台湾人。没错,她来自台湾台中。


blob.png

只身离家赴京求学

当年不到20岁的潘中婷只身离开家乡台湾,来到北京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一口气念到博士。回望走过的成长轨迹,潘中婷说,“我在大陆学医,留在这边回馈,我觉得这样很好。大陆患者量更大,可以累积更丰富的经验。”她话语简单,但情真意切。

潘中婷是千千万万在大陆求学、择业的台湾学生的一个缩影。自2008年起,国家进一步放开台湾学生在大陆求学门槛,其中很多台湾学生选择学医。能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这样的大型综合医院,潘中婷笑称自己很幸运。她在这里开启了从医进阶之路。


踏实工作赢得患者粉丝

潘中婷主管过一位研究雷达的大学教授。这位教授患眼底病变加白内障,视力降到0.1。经过潘中婷所在眼科安排手术,教授术后视力提升到0.4。教授来医院的时候,根本看不清潘中婷长什么样,术后他看到了,欣喜之余,还自创一首诗送给她,表示感谢。这是潘中婷第一次收到患者写的诗。患者恢复后的喜悦,给予潘中婷极大的精神满足。


“要与患者有更多心灵交流”

由于天南地北的患者都有可能到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就诊,潘中婷很高兴能通过患者渠道了解各地风俗人情、生活百态。她总结称,“医生不仅要帮人家看病,还要有更多的心灵交流,让他感受到关怀或者温暖。有时候,你听他讲话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去听他说。”

尽管利用现有少量的患者诊疗数据做科研会有一些困难,潘中婷还是不忘做个有心人,寻找一些专研方向。从开业至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累计做过几百例近视眼手术。她把这些近视眼患者的资料收集起来,先做梳理工作,希望从中发现一些有用的数据。比如,用不同的机器测量角膜厚度,她会比较到底哪一台机器测角膜厚度更精准,免得在术后安全性上出现问题。还有,根据不同度数的患者,观察他的术后效果,反向追踪考量术前的手术方案设计。

潘中婷的医生职业生涯刚刚起步,像开业不满三年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一样,未来有更多值得期待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