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08-24 总第514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08-24 总第514期
返回上层

总第514期

发布时间:2017-08-24

博客

标题导航

小央金与达珍的“再生”

发布时间:2017-08-24来源:《医师报》作者:孙钰  阅读: 55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3个小时,对小央金的母亲来说,像一个世纪那么长。整个等待过程中,她一直抱着小央金最喜欢的玩偶娃娃,呆呆地坐在手术室门口,望着上方滚动的手术信息。

中午12点,结束手术的小央金被推出了手术室,央金妈妈跑上前握住她的手,小央金还处在麻醉状态,但手术很成功。

3岁的小央金家住西藏江孜县卡麦乡麻恰村,家中共有6口人,仅靠父亲一人在家务农以种青稞为生,年收入仅一万元左右。今年6月,小央金因为经常气喘,赴村医检查时发现心脏杂音。之后,小央金遇到了正在西藏江孜县对口援助包虫病筛查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超声科医生丁毅,经过再次诊断,小央金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需要手术治疗。

与妈妈在手术室外短暂的相逢之后,小央金就被推进了ICU重症监护室进行术后观察。

为小央金手术的主刀医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心外科主任刘中民并没有一起出来,他继续开始了另一例手术——同样从4000公里开外赶来的西藏患者,40岁的先心病患者达珍。

2014年,40岁的达珍因头晕、胸闷、心慌等症状来到江孜县人民医院检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三尖瓣关闭不全,需要手术治疗。这次,丁毅在筛查过程中发现达珍的先天性心脏病病情已经较为严重,急需手术治疗。

然而,因为担心安全和费用,达珍放弃了手术。了解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后,丁毅第一时间联系了医院社工部,希望通过爱心慈善的方式让他们来上海接受手术治疗。东方医院社工部了解到患者及家属担心手术费用和路途遥远、语言不通等问题,一方面为他们积极寻找合适的慈善基金,另一方面,丁毅在当地医院帮助达珍办理转诊手续,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解决医保报销的问题。

“像小央金的情况,如果再晚几年发现,她就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如果发展到艾森曼格综合征阶段,身体就会出现紫绀、心衰,甚至存在生命危险。”东方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冯晓东说,达珍的手术也很特别。除了先天性心脏病外,她同时患有胆囊结石,考虑到他们来沪不便而且时间较短,心外科与肝胆胰外科团队决定为其同时开展心脏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短短4个小时,两支团队无缝连接完成了两台手术的开展,一切顺利。

小央金和达珍的手术慈善资金都有着感人的故事。小央金的手术费用来自于一个“感同身受”的先心病患儿母亲。而达珍的资助同样来自于一位东方医院的“老病友”。

今天,小央金和达珍从ICU顺利“毕业”,转到了普通病房,目前情况良好。

微信图片_201707131026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