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7-08-31 总第51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7-08-31 总第515期
返回上层

总第515期

发布时间:2017-08-31

人文

标题导航

科技创新不应是 卫生事业的核心

发布时间:2017-08-31来源:《医师报》作者:黄清华  阅读: 737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如果有人告诉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把科技创新放在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核心位置”,你同意吗?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工作组与《柳叶刀》发布的“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并不支持我国“把科技创新放在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核心位置。”

该项调查覆盖的时间跨度从1990年到2015年,根据33个与健康相关的SDG指标,对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的疾病负担进行了排名。其中,中国排名92位,居中。在30多个卫生与健康指标中,中国不仅在战争死亡、专业助产服务、疟疾、亲密伴侣暴力等方面取得了90以上的高分,在全民健康覆盖和5岁以下儿童的消瘦率、发育迟缓率方面也表现良好,得分80分以上。

但是,以下方面存在不佳状况(60分以下):自杀(58.7)、非传染性疾病(58.1)、10岁以上吸烟率(51.6)、中毒(50.1)、不洁水资源(50.1)、道路事故(48.6)、空气污染死亡率(48.1)、新增艾滋病(46.4)、新发与复发肺结核(44.9)、职业病风险(43)、乙型肝炎(39.8)、自然灾害(39)、缺乏保健(37.7)和PM2.5(24.9)。这似可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事实基础。

由此可见,决定中国社会卫生与健康情况的因素太多——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居住条件、出行方式、饮食习惯、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劳动保护、科技政策和社会制度等等。科技创新对于改善卫生与健康状况的确重要,但绝对不是决定卫生与健康状况最关键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