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6-16 总第456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6-16 总第456期
返回上层

总第456期

发布时间:2016-06-16

学术

标题导航

糖尿病:21世纪看不见的“流行病”

发布时间:2016-06-16来源:《医师报》作者:宋箐  阅读: 52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第 76 届美国糖尿病学会科学年会(ADA2016)于美国新奥尔良6月10 ~14 日召开。全球超过2500项学术报告尽显,包括学术和教育专题会议、口头报告和壁报展示,以及由最知名糖尿病专家带来的专题演讲,其中还包括我国入选的三项口头报告。

ADA医学与科学主席Desmond Schatz指出,“糖尿病像野火般席卷美国,并在全球快速蔓延,但问题是,我们真的关注了吗?”糖尿病是21世纪的“流行病”, Schatz主席呼吁防控糖尿病,医务工作者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快相关研究,并在国家层面建立起更好的患者费用保障制度。糖尿病是“看不见的流行病”,事实上,与癌症、心脏病以及艾滋病等相比,糖尿病远没有被全社会重视。 

ADA医疗保健和教育主席Margaret A. Powers指出,在美国,总医疗费用每3美元中,糖尿病花费就占1美元。ADA正在努力倡导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

重磅研究

LEADER试验结果揭晓

GLP-1类似物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LEADER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

LEADER研究共纳入934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50岁,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并伴心脑血管或外周血管疾病、或慢性肾衰、慢性心衰,或年龄≥60岁并伴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降糖和降压基础上分别应用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最大剂量1.8 mg/d,4468例)或安慰剂治疗。主要复合终点为首次发生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中位随访3.8年。

参与者平均年龄64.3岁,糖尿病病程12.7年,体质指数32.5,男性占64.3%,平均HbA1c为8.7%,既往有明确心血管病史者占81.3%,接受胰岛素治疗者41.8%,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占90%,入选研究时受试者平均基线血压138/78  mmHg,血压≥140/90  mmHg者占45.5%。由基线特征看,LEADER研究所纳入受试者的整体心血管危险水平很高。如既往有心血管病史者(81.3%)明显多于ACCORD降糖试验(35%)与ADVANCE研究(32%),糖尿病病程(12.7年)明显长于其他降糖试验(EXAMINE为7.2年,SAVOR为10.3年,ACCORD降糖试验为10年,ADVANCE为8年),基线HbA1c水平也高于其他降糖试验。

结果显示,治疗36个月时,与安慰剂组相比,利拉鲁肽组HbA1C降低0.4%,体重降低2.3 Kg,收缩压降低1.2 mmHg但舒张压升高0.6 mmHg,平均心率增加3次/min。利拉鲁肽组与安慰剂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0%与14.9%(非劣效性检验P<0.0001,优效性检验P<0.01);心血管死亡率分别为4.7%与6.0%(P=0.007);全因死亡率分别为8.2%与9.6%%(P=0.02);两组间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与因心衰住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组相比,利拉鲁肽治疗组微血管事件(肾脏与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降低16%(P=0.02)。两组胰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1次冠脉事件的NNT=66,预防1次死亡事件的NNT=98。

可见,男性、年龄<60岁、BMI>30 kg/m2、HbA1C>8.3%、糖尿病病程≤11年、无慢性心衰、仅接受1种降糖药物治疗的各亚组患者获益更为显著。

新闻速递

强化血糖控制降低不良肾脏结局风险

ACCORDION为ACCORD试验的延期研究,旨在评估强化血糖控制、血压控制和非诺贝特应用对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影响。研究发现,HbA1c目标值在6%以下可降低相关风险,而收缩压目标值在120 mmHg以下及增加非诺贝特治疗会增加以后复合肾脏结局风险。

二甲双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降低相关

研究显示,对于二甲双胍暴露2年以上的患者,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风险显著降低。二甲双胍可能具有神经保护性作用。

研究者将肾功能、慢性肾脏疾病及其他糖尿病药物控制后仍得出一致的结果。具体机制虽然不清楚,但可能与二甲双胍可透过血脑屏障有关。

中国研究

大庆研究23年结果登陆ADA

本届ADA年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光伟教授团队的两个壁报呈现了大庆研究23年随访结果。

糖耐量受损人群发展为糖尿病与CVD风险升高相关   糖耐量受损(IGT)者具有高心血管病(CVD)风险。该研究比较了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中542例(94%)受试者发展至糖尿病之前和之后的首次CVD事件(致死或非致死性心梗或卒中)。

研究显示,中国人群中IGT与CVD风险升高显著相关,但以上风险多来自糖尿病的发展。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预测国人心血管事件   关于中国人群中高甘油三酯血症(HTG)与长期CVD风险升高的相关性,已有证据有限。该研究评估了DQIDS研究中833例受试者的CVD风险,包括395新诊断糖尿病患者、59例IGT者和379例血糖水平正常者。该833例受试者来自于1986年中国大庆地区成人(25~27岁)糖尿病筛查,随访至2009年。

校正多种危险因素后,HTG组较非HTG组的CVD风险高27%。基线甘油三酯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将带来8%的首次CVD风险升高。结果提示,中国成人中,HTG与首次CV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专家解读

郭艺芳教授:

利拉鲁肽治疗组患者大血管事件与微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这一研究使得利拉鲁肽成为继恩格列净之后第二种被大型随机化临床试验证实具有硬终点获益的降糖药物。关于此药获益的确切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由现有数据看,其获益机制并非由一种因素所决定,其降糖作用、特别是减轻体重和减小腰围的作用可能是其获益的重要机制,但仅有这些因素似乎难以全部解释其临床获益。因为两组间血压相差幅度很小,其获益难以用血压差异解释。该药确切的获益机制或许涉及到尚不为所知的其他潜在的药理学作用。

李光伟教授:

本届大会展示的结果非常重要,是全球首次证明,糖尿病前驱人群也有非常高的心脑血管病风险,而以上风险不是因为糖尿病前驱持续时间长,而是因为糖尿病前驱发展至糖尿病之后,研究的具体数据还有很多值得探讨。总之,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blob.png

ADA人文

ADA精神:历史的传承与发扬

本届ADA特设历史展厅,从第一届ADA年会手册、第一本饮食指导、第一份ADA Forecast,以及早期的指南、报纸、学者合影、胰岛素、检测工具……记录了美国抗击糖尿病的进程与传承。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