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已顺利闭幕,大会共设23个大型专题,展出2300多项研究,在多个领域均有中国研究者的声音。本期特撷取ASCO上一些中国研究者牵头的研究,展现国人学者风采。
研究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徐瑞华
中国晚期不可手术胃癌化疗
S-1联合Nab-PTX一线治疗或可为新治疗选择
徐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单臂、开放标签的Ⅱ期临床研究,评价替吉奥(S-1)+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TX)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1-2015年,研究共入组73例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方案为,第1~14 d,每天口服替吉奥2次,并根据体表面积(BSA)分别给予3种剂量:40 mg(BSA<1.25 m2)、50 mg(1.25≤BSA<1.50 m2)和60 mg(BSA≥1.50 m2);第1和8 d,给予Nab-PTX,200~240 mg/m2,静脉注射30 min。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53.4%,疾病控制率(DCR)为87.7%,中位PFS为8.77个月,中位OS为14.7个月。大多数不良事件(AE)较为温和,无治疗相关死亡,3~4级AE发生率30.1%。
治疗2~6个周期后,7例患者达到良好的部分缓解,并能够接受手术治疗(胃切除+转移灶切除);30例患者(41.1%)接受S-1单药维持治疗(中位治疗周期数为4)。
研究初步证实,S-1联合Nab-PTX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不可手术胃癌具有一定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或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研究者: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 陆舜
克唑替尼一线治疗东亚ALK阳性晚期NSCLC同样获益
PROFILE1014研究显示,对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克唑替尼比培美曲赛联合顺铂/卡铂方案(PCC)具更优的效果。一项类似设计的Ⅲ期临床试验在东亚人群进行。
研究共入组207例之前未接受过治疗的东亚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随机1∶1分为克唑替尼组和PCC组。结果显示,与PCC组相比,克唑替尼组PFS显著延长(11.1个月与6.8个月),客观缓解率(ORR)显著提高(87.5%与45.6%)。PCC组82例疾病进展患者交叉至接受克唑替尼治疗,59%患者仍在随访中。只有35%的总生存事件,克唑替尼组虽有总生存有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克唑替尼和PCC的安全性与先前结果一致。克唑替尼组最常见的全因AE为转氨酶升高(69%),腹泻(59%)、视觉障碍(56%);最常见的3/4级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6%)和转氨酶升高(12%)。2个5级AE(不明原因死亡和间质性肺疾病)与克唑替尼治疗相关。
结果表明,与PCC方案相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东亚晚期ALK阳性NSCLC,PFS和ORR显著提高。
研究者:解放军307医院乳腺肿瘤内科 江泽飞
地诺单抗或为实体瘤骨转移患者的另一种选择
江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的Ⅲ期临床研究,比较地诺单抗(DmAb)和唑来膦酸(ZA)在中国实体瘤骨转移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为DmAb在恶性肿瘤骨转移后骨相关事件(SRE)预防领域的全球研究提供亚裔人种数据。
研究共纳入485例恶性实体瘤患者,2∶1随机分配进入DmAb组和ZA组。13周后,DmAb组uNTx/uCr下降81.9%,ZA组下降75.2%;DmAb组S-BALP下降36.8%,ZA组下降30.3%。接受治疗1年内,DmAb组的SRE发生率虽低于ZA组(4.9%与6.3%),但无统计学差异。DmAb组和Z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89%和91%)。
结果证实,地诺单抗在国人中具良好效果,安全性也稍优于唑来膦酸,将为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提供新治疗选择。
研究者: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 邓艳红
局部晚期直肠癌
围手术期化疗
和术后化疗疗效比较
OPTICAL研究旨在比较围手术期化疗与术后化疗对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化疗方案为FOLFOX或CAPOX方案。
高危Ⅱ、Ⅲ期结肠癌(CC)患者,根治性手术序贯FOLFOX或CAPOX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已成为一种标准方案。然而,这些患者中20%~30%将会进展为远处转移,最终导致死亡。
围手术期化疗是存在潜在获益的治疗策略,对于根除微小转移可能更有效。此外,术前缩小肿瘤不仅有利于外科医生移除所有肿瘤而且还能降低手术过程中肿瘤细胞的扩散。随近期影像学技术的进步,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成为衡量肿瘤浸润深度和识别预后较差(可能从围手术期化疗中获益)的结肠癌患者的一种可靠方法。由此,邓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随机研究,比较围手术期化疗与术后化疗,以探索其是否可改善影像学分期,局部晚期,但可切除的结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
研究入组738例符合要求的局部晚期结肠癌患者(壁外深度≥5 mm的T4或T3期),1∶1随机分为围手术期化疗(6周期mFOLFOX6或4周期CAPOX后手术,再进一步6周期mFOLFOX或4周期CAPOX)和术后化疗(手术后序贯12周期mFOLFOX6或8周期CAPOX)组,研究的主要目标是3年无病生存期。
研究者: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 廖宁
NSM适应证新观点:
肿瘤至乳头距离>1 cm
保留乳头乳晕全乳房切除术(NSM)可保留女性乳房的乳头乳晕复合体(NAC),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减轻患者心理创伤,因此保留乳头乳晕全乳房切除术开展得越来越普遍。然而,保留乳头乳晕全乳房切除术的适应症并没有达成一致廖教授团队进行了关于肿瘤至乳头距离(TND)和多中心病灶对乳腺癌患者NAC隐匿性浸润的影响,探讨肿瘤至乳头距离对NSM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
廖教授团队对NSM的适应证提出新的观点:肿瘤至乳头距离>1 cm;乳头后切缘阴性:术中取乳头后基底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显示,乳头没有癌细胞浸润。该成果颠覆了关于NSM适应证的传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