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需要临床医师与基础科学研究人员密切配合,并需要高通量研究技术及研究技巧。未来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在进一步发掘肾主生殖理论等科学内涵的深度与广度基础上,探讨这一理论与系统生物学的有机联系;通过有机整合,诞生一整套新的科学理论。
根据中医脏腑学说,结合现代生殖内分泌及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着眼于肾主生殖理论与神经-生殖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科学规律的有机整合;丰富并拓展了肾主生殖理论的科学内涵。
按中医肾从女子七岁肾气盛,直至七七肾气衰的生殖生理演变过程,对女子生殖生命周期各阶段各种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按辨病、辨证与审因相结合的原则,以补肾为主,探索出不同疾病的不同治则,如滋阴泻火、滋补肝肾、补肾化痰、补肾调肝、补肾活血化瘀与补肾柔肝泻火等,并对补肾在下丘脑的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结合肾主骨生髓的理论,骨髓作为免疫系统的中枢,启发我们对生殖免疫性疾病如卵巢早衰、无反应卵巢综合征、免疫性不孕、及反复自然流产等妇科疑难的疾病进行补肾为主疗法的探索,在临床治疗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尤其对免疫因素引起的反复自然流产(RSA)根据不同免疫因素引起的RSA采用不同治疗法则,如补肾益气清热固胎法治疗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RSA,具有诱导母体对胎儿的免疫耐受而达到安胎的效果。
清热解毒、养血活血法治疗ABO血型不合的RSA可降低血型抗体效价,保护胎儿免疫损伤;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法治疗自身磷脂抗体导致的RSA,可抑制自身抗体并拮抗蜕膜血管及螺旋动脉的血栓形成,避免胎盘大面积梗死而达到保胎的效果。这些发现对母-胎免疫调节的机理的探索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明,除激素替代治疗外,无逆转卵巢功能有效药物,是临床难治性疾患。以中药复方治疗卵巢早衰临床有效,并有部分病人得以正常妊娠为线索;在实验性卵巢早衰免疫发病机理研究基础上,根据卵巢早衰的中医辨证及临床治疗经验,采用补肾活血中药复方灌服卵巢早衰模型动物,以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卵巢早衰的作用机制。
结果显示,灌服中药组外周血E2明显升高,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呈现动情周期改变,卵巢内生长滤泡及黄体数明显增加。而且,在免疫早期即行灌服中药的预防组优于经三次免疫后灌服中药的治疗组。灌服中药后抗ZP抗体明显下降,脾细胞对卵透明带抗原的特异性增殖反应明显下降。补肾活血中药通过抑制机体对卵巢组织的免疫损伤作用,并抑制卵巢局部介导滤泡闭锁的IL-1表达,从而减缓滤泡闭锁,部分或全部恢复了卵巢的周期性内分泌功能。
不孕症
不孕症是生育期妇女常见临床疾患。不明原因不孕症是临床上最难处理的不孕症。我们首先创建了检测精子抗体及透明带抗体的BA-ELISA试剂盒。临床研究发现,40-50%的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体内存在精子抗体和/或透明带抗体,血清中精子抗体水平与宫颈粘液精子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女方同种精子抗体的产生与配偶生殖道炎症有关。透明带抗体发生率随不孕时间延长而增加。国内采用补肾活血法、补肾健脾法或滋阴降火法分别治疗免疫性不孕症,均收到了良好治疗效果。根据微观及宏观辨证,免疫性不孕症属肾阴虚火旺,应用滋阴降火中药治疗后,精子抗体及透明带抗体阴转率达81.3%,妊娠成功率达25.0%。
自然流产
自然流产是妇科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其80%~94%由内分泌-免疫调节异常引起。根据中医“肾主生殖”理论,此类流产属肾虚、胎元不固,采用补肾益气方治疗,以滋养育胎,为明确其治疗作用机理,我们开展了系列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显示采用补肾益气方治疗肾虚型自然流产妊娠成功率达82%~91.6%。患者外周血封闭抗体、PRL、β-hCG、P水平增高。提示该方具有调整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保胎作用。随访保胎成功子代,其遗传、发育、智力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