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9月17-19日,第1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5年CSCO学术年会在厦门隆重召开,2万余人参会。本次大会尽显“国际范”,百余位国际学者与会,开设了14场国际专场,与广大参会专家分享交流国际最新前沿内容;480位国内重量级专家展示了国内各项最新研究成果,中国临床肿瘤学者在从追随国际研究步伐到成为研究引领者的道路上越来越自信;500余场继续教育专场的开设,参会的广大临床医生受益匪浅,推动中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均衡发展。全体大会上,第一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领导班子亮相,中国临床肿瘤学事业将步入一个新纪元。
随着记录着CSCO历程与理念、令人震撼的开篇视频,第十八届全国肿瘤学大会暨2015年CSCO学术年会的全体大会拉开帷幕。
“薪火相传、续写未来”,在大会秘书长李进教授铿锵有力的主持中,全面展现了CSCO“融、汇、聚”,让陪伴CSCO一路走来的人们,感知、感恩。
“莫须道雄关漫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8月21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成立,CSCO作为一级学会的时代到来!
CSCO名誉理事长孙燕院士表示,“让老一辈的学术思想得以延续”和出成果、出人才的“承上启下”的愿望都得以实现,这就是“团结、务实、协作”的力量和硕果。之后,我们的责任更重了,不仅要有真正的创新协作,更要有更多能够在世界上立住脚,对世界医学作出贡献的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曹雪涛院士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CSCO一路走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他表示,一直以来,我国肿瘤预防体系不完善、医疗资源不平衡造成了医疗水平的参次不齐,导致我国肿瘤的治愈率尚不足美国的一半。
曹雪涛院士也提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导致了环境恶化的沉痛代价,如何改善尚需时日;规范化的治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有些概念的提出,让业界异常兴奋,但一定要做实事。
CSCO理事长吴一龙教授细数了众多“感谢”:感谢国际各大肿瘤学会积极参与到CSCO;感谢历任领导以及班组成员的辛勤付出;感谢CSCO工作人员的兢兢业业、更要感谢CSCO会员的大力支持。
随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集体亮相,吴一龙教授说,“CSCO成为一级学会后,我们感到了力量、荣誉、担当、鞭策。同时,每一个成员都要思考‘我能为CSCO做些什么’。”吴一龙教授倡议,“让我们携手,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未来,创造出属于我们的中国肿瘤学事业。”
大会主席吴一龙 成为一级学会的CSCO 肩负三大使命
吴教授提及,时至今日,我国尚无临床肿瘤学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多种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仍存诸多问题。因此,CSCO成为一级学会后,吴教授认为要推进三大实事。
首先,持续化推进规范化治疗。在规范之中必须有规矩,规矩是重中之重。要把各种癌肿的规范化治疗通过建章立法制定出来,成为肿瘤科医生治疗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规范。
其次,有效消除我国临床肿瘤治疗方面的地区差异。加强继续教育,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进一步平衡,保证患者治疗的平等与平衡,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最后,处于信息时代,必须迎头赶上,促进国际化交流。中国临床肿瘤学未来的工作是如何把我国的临床肿瘤学信息传递给国际,让国际来了解中国,中国也参与到国际临床肿瘤学的发展中。总体来讲,学会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会主席秦叔逵 肝癌系统治疗的“春天”即将到来
CSCO成为一级学会是18年来老中青三代中国临床肿瘤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要承前启后,继承发扬,不断创新。
中国肝癌占全球的半数余,秦教授介绍,发病率超过57%,死亡率超过54%。秦教授认为,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肝癌并未得到重视,相关研究较少,同时我国肝癌发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和分期以及治疗上与欧美明显不同,很多结果不能直接用于我国的临床实践。
秦教授提出,肝癌应该进行系统治疗,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重视基础肝病,掌握基础治疗,在肿瘤早期治疗中奠定基础;二是系统治疗,即分子靶向治疗,选择合适的患者;三是进行化疗,以奥利沙铂为主的系统治疗方案;四是进行免疫治疗,现在该领域的进展逐渐成熟,且越来越受重视。目前看来,肝癌的学术发展稍缓慢,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秦教授对此充满信心。
大会主席马军
血液肿瘤的突破会更快速
CSCO获批国家一级学会,对于这种蜕变,马教授非常欣喜,几代CSCO人的梦想已经实现!这是中国临床肿瘤学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分水岭。CSCO已发展成为中国最有实力、会员最多的临床肿瘤学者的家园。CSCO领导班子必将带领中国临床肿瘤的医护研人员进一步迈向国际,走上创新之路!
今年CSCO有最大的淋巴瘤专场,邀请了欧美20余位淋巴瘤专家讲座,我国几十位淋巴瘤专家也参与其中。特别设置了一天的国际专场!“淋巴瘤已经成为一个学科。”马教授认为,任何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都是从血液科开始的,血液是肿瘤的前驱学科。目前淋巴瘤叫治愈性治疗,白血病叫缓解性治疗,其进展非常快。很多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都用于血液,淋巴瘤,白血病方面。马教授认为,将来血液科的突破要比实体瘤更前沿,是中国临床肿瘤的前驱学科,将带领肿瘤走上精准医学之路,进入多学科协作治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