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医生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
金华中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光宝:我总结八个字,专业、用心、坚持、用情。专业就是作为一名医生,在互联网上发表的医学言论要专业。坚持,我每一两天都会有更新微博。用情是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医生,站在医生的角度看患者,做一个沟通的桥梁。
北京急救中心医生贾大成:医生口碑靠口口相传,远远不够。要学会充分利用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我从80年代开始和北京媒体保持良好关系,医生不要对媒体有抗拒,他们是我们的战友。媒体发表文章也要与医生多沟通。
中日医院肛肠科主任王晏美:打造医生个人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把互联网的作用看得过大。内涵建设一定要跟上。如果仅靠平台,那成忽悠了,最终形成不了医生在患者中的品牌价值。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综合病区主任谢汝石: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心做起。让身边接触过的每一位患者在离开你的时候都很愉快地跟你握手微笑,粉丝圈自然就会越来越大,路自然也就越走越宽。
让医疗插上
互联网的翅膀
▲ 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 储慧民
医生都希望得到患者和行业的认可。在此道路上,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功底、足够的患者、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离不开对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和高效合作团队的保障。
如何让患者找到自己?首先要取得更多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要使他们对自己擅长治疗的疾病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在此方面互联网优势明显。在一家业内知名互联网平台上,我介绍了自己擅长的疾病,平时发一些科普文章上去,再链接到自己的微博上。如今,我的总访问量已达45万,患者看过后会对我有印象。同时,我们还开通了患者教育微信平台。患教内容也可以在病历夹中生成,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历,得到治疗计划和寻求医生指导。
此外,还可以开通网上医生宣教。在我们的掌上会诊中心,心内科医生已超过350名。有时一张图纸就可以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利用这样的平台,可以向基层医生普及教育。基层医生遇到难以诊断的心电图,平台上的上级医院医生可以给予指导。基层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和转诊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再者,还可以创建帮助建立学术影响力的平台。在我们的平台上,会专门传播学科发展中最前沿的内容,帮助树立在本专科的影响力。
让医疗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高效的团队是发展的保障。我们医院做了很多探索。如手机查房、滴答清单、病历夹。手机查房可以让医生随时随地查看患者健康档案;滴答清单是手术安排应用;病历夹不仅可以用来随访,还可以进行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