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萍 王蕾)移动医疗的快速发展,到底给医生带来了什么?在5月8日举办的“互联网时代的医生成长”主题沙龙暨“最强医学大脑-BMJ挑战赛”启动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陈彪教授直言,互联网不能帮你成为好医生,好医生最终来自于临床。
近两年,移动医疗很火,究竟有多火?数据为证: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30亿,同比增长52%,预计到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医疗类手机App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主任聂绍平被认为是玩转互联网的医疗大咖,他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持续了近20年。他指出,互联网改变了医患连接的方式,帮助医生树立品牌,“但网络咨询不是移动医疗真正的未来,下一步需建立一个垂直的社交平台,走向更高的网络医院,走向O2O,线上线下结合起来。”
有医生提出,由于众多移动医疗平台都在抢占医生资源,一名医生有时要同时应付多个平台患者的咨询。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外科医生李明认为:移动医疗让医生的工作更加繁重。“以前可能只有在门诊、病房时才需要看患者,做一些医疗上的事,现在几乎是无法遁形。走到哪儿,你都可以随时去工作,随时去探讨一些问题。对于忙碌的医生来讲真是雪上加霜。”
陈彪指出,移动医疗能帮助医生做很多原来做不了的事。“互联网很好,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医学技术更加先进、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资讯。但医学是严谨的,互联网不能帮你成为好医生,好医生最终仍来自于临床、来自医院、来自对患者真切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