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通常在规律服药数周后才会起效,在此过程中用药依从性特别重要。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被处方抗抑郁药的患者中,约20%会在未告知医生的情况下自行停药。倾向于自行停药的患者特征包括年龄小、被诊断为抑郁共病焦虑或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在普通医疗环境下接受治疗而非由精神科医生或其他精神卫生专科医生治疗。(Psychiatr Serv.2015,66:455)
该研究纳入2001-2003年曾服用1种或以上抗抑郁药的1411例参与者。分析发现,1098例参与者(76%)报告曾持续用药,313例(22%)报告在无医生建议或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停药。其中,18~30岁患者(OR=3.09)、合并焦虑障碍(OR=2.58)、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OR=2.84)者,更易自行停药。与由精神科医生处方抗抑郁药的参与者相比,由初级保健医生及其他非精神科医生处方的参与者,自行停药率更高(OR=2.26)。此外,参与社会保险者的自行停药率显著低于参与商业保险的患者(OR=0.44)。受教育水平越高者,自行停药的可能性较小。
最常见的停药原因包括不良反应(20%)及药物无效(21%)。且相当数量的自行停药行为是因为参与者希望通过非药物治疗方式解决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