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4-05-22 总第357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4-05-22 总第357期
返回上层

总第357期

发布时间:2014-05-22

人物

标题导航

接轨国际 打造外科医师之家

发布时间:2014-05-22来源:《医师报》作者:陈惠  阅读: 557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超过246万,其中外科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为32.5万,正是为了很好地服务这30余万的外科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提出,外科医师分会要为实现行业协会管理职能找到着力点,即将大外科按照主要分支和特色,设立专科医师委员会,以便更好地组织会员,整合各外科专业协调发展。

这一举措在如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外科医师分会会员从2010年的3560人发展到目前的1万余名。将分会建成“外科医师之家”,反映外科医师的心声,维护外科医师的合法权益——王杉将这一目标铭记于心,并继续在这条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坚定前行。

加油吧,外科医师分会!出彩吧,外科医师分会!


组建专科医师委员会是第一要务

医师报:请您介绍一下外科医师分会各专科医师委员会的现状。

王 杉:28个专科医师委员会在不断组建和完善中。

整个临床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外科学的发展呈现的就是高度专业化与多学科深入联合两者并重的趋势。王杉告诉记者,国外的专科医师培训和管理早已将外科细化到四级甚至是五级学科。尽管前不久七部委联合出台了在我国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文件,但是,国内还未有文件明确界定专科医师的执业范围、考核体系、薪酬待遇等管理细则,但我们可以通过专科医师委员会的会员制管理来初步实现、并逐步过渡到专科医师管理。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外科医师分会先后向中国医师协会申报组建28个专科医师委员会或外科专业委员会,并获得了批准与支持。

据王杉介绍,所申请的这28个专科医师委员会,基本上涵盖了外科的主要分支和特色,已经成立的委员会既包括按照传统学科划分方式划分的亚专业学科(如结直肠外科、胆道外科等),也包括按照专业实践、主要手段为特色的外科医师委员会(如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机器人外科医师委员会)。在5月15日~18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外科医师年会上,又成立了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和包虫病外科专业委员会。“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把协会‘服务 协调 自律 维权 监督 管理’的十二字方针落到实处,可以说是分会的第一要务。”王杉说。


“培训+准入” 提高自律管理水平

医师报:分会在专科医师培训方面开展了哪些重要工作?

王 杉:制定符合外科医师特点的标准和准入细则。

外科医师分会在专科医师培训、准入、考核、执业标准制定的开展以及全国医师定期考核的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分会全面推动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工作,《全国(外科专业)专科医师定期考核》的考核大纲、教材以及题库的编写,并向全体委员征询编写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外科医师分会提出和组织建立了中国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和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遴选与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外科专科医师培训标准(细则)》和《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细则)》的修订工作。据王杉介绍,修订工作遵循“科学合理、必须必要”的总体原则,结合在专科医师培训实践过程中的普适性和科学性,充分考虑到二级学科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特点,同时兼顾了与未来三级学科(亚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相互衔接。


整合社会资源  推进行业规范化治疗

医师报:分会在推进行业规范化执业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王 杉:一系列特色活动不仅培训了医师,还活跃了学术氛围。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常见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行为,分会于2010年组织编写完成了第一个国家级的《胃癌诊断标准》,于2012年组织编写完成了《结直肠癌诊断标准》。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外科医师行业规范化执业的进程,提高行业自律性管理水平,分会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如在全国开展的“外科教授大查房2012”系列活动,以“规范与个体化治疗并行 基础与临床并进”为主题,借助外科教授主持教学大查房的形式展开,针对具备教学意义的典型或疑难病例展开深入探讨和剖析,兼顾规范化执业和个体化诊疗的原则,实现巩固理论知识、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活跃学术气氛的目的。系列活动在安徽、北京、福建、广东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近百场。

此外,为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规范执业行为、提高自律性管理水平的职能,分会每年都组织开展“全国外科医师巡回讲座系列活动”,邀请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影响的外科专家授课,围绕执业过程中一系列核心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为培养壮大新一代年轻外科医师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过去的一年是外科医师分会创新发展的一年,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坚持“走基层、传理念、讲规范”的原则,数千名医师遍布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帮助基层外科的发展。结肠外科医师委员会、甲状腺外科委员会、糖尿病外科委员会进行了一系列规范化执业医师考核,使数万人获益。


从单一学术交流变成行业管理多面手

医师报:近年来外科医师年会蓬勃发展的秘诀是什么?

王 杉:与国际接轨,搭建外科医师交流学习平台。

外科分会在成立之初就将自己定位为与国际接轨的行业机构,所以分会的英文名并没有直接翻译中文名称,而是取名为Chinese College of Surgeons(CCS)。“现在我们已经从过去较为单一的学术交流,转变为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国内外合作交流作为行会的任务。”

“我们就是要给全国的外科医师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外科学的学科发展与进步,提高外科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外科医师队伍的专业素质。”王杉介绍,自2008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中国外科医师年会”以来,分会每年定期召开“中国外科医师年会”,会议每年都邀请到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教授出席参加演讲。

今年的第七届外科医师年会尝试举办了首届外科医师行业管理国际高峰论坛,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师行业管理组织的负责人,就“外科医疗安全与医师执业培训”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该主题契合于当前国际医师行业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我国现阶段医改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2015年第八届中国外科医师年会将与欧洲外科学会(ESS)在北京共同举办,预计有400左右海外专家参与。

“一直以来,分会都以兼容并包的状态为每一位外科医师提供完善的服务机制,并以自由、宽松、和谐、以及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吸引着国内外广大医师向其靠拢。每一位外科医师都是分会的主人,我们要发挥外科医师主人翁精神,将分会打造成温暖融洽的医师之家。”王杉语气豪迈、掷地有声。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