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Medscape公布了2014年美国薪酬报告,2.4万余名医生报告了自己在2013年的薪酬状况。根据调查,骨科医生收入最高,达41万美元,但仅45%的医生认为他们得到了合理报酬;整形外科医生收入排名第7,但是职业认可度最低。皮肤科医生薪酬虽未进前5位,认可度却最高(64%)。此前也有媒体发布了2012~2013年度中国医生薪酬情况调查报告,平均年收入为6.75万元,88.4%的医生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由此引发了医生该挣多少钱的讨论。
医生从事治病救人的工作,虽有其行业特殊性,但其他行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行业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有其不可或缺性,否则就会被淘汰。所有行业都存在待遇问题,理想的状态是,待遇与付出相关,付出和回报对等,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不劳不得。医生的待遇自然也应如此。
很多人喜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医生收入相比较,我不敢苟同。因为这样既没有可比性,也不会带来正能量,相反还会引发失落感。
我国医生的培养体制和方式与国外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高校扩招后,医学已从精英教育沦为大众教育,不顾国情盲目比较,不可能带来正确的结果,也不会得到社会和其他行业的认可,更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
如果确实要比,我认为我们可以与同等学历、同样付出的人作比较,我们的付出是得到了同等的待遇还是被轻视了?我们的收入是低了还是高了?如此才有说服力,也一定会让社会和其他行业接受,也就不会天天都有失落感,天天都是祥林嫂。
不可否认,挣钱多少是体现劳动价值和自身价值的指标之一,但绝不是唯一标准。尊重、认可、崇敬、感恩以及职业自豪感更让医生不舍。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缺少了应有尊重和职业自豪感的医生同行们不再避讳谈钱,甚至希望用比别的行业挣钱多来找回自尊、获得认可。学医不可能挣大钱,如果为了挣大钱而学医,他一定选错了行。学医的人都有一个梦想——维护人的健康,救死扶伤。人民的健康、患者的康复、才华的发挥,在为健康事业服务中得到有尊严、体面的生活,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