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前的一个冬天,神经内科蔡松泉医生接待了这样一位患者,该患者早晨起床后突然神智不清,整个人变得很漠然,不仅无法与之交流,而且生活也不能自理。
蔡医生听完患者老伴的描述,看过之前检查的资料后说:“这些症状都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输液三天就能缓解,以后只要坚持吃药,定期复查就行。”
老伴听得半信半疑,因为患者的情况已经反复发作多次。蔡医生也看出了患者家属对自己的怀疑,便接着说:“这样吧,我把电话留给你,晚上八九点的时候,你给我打个电话,告诉我她今天的治疗效果,如果今天有好转,就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本来对眼前这位医生的话很怀疑,但因为医生主动留下了手机号码,患者老伴立即决定照办。
输液后,患者病情好转了不少,老伴欣喜的同时,便准备按照约定的时间打电话汇报治疗情况,可再一次让他意外的是,家里电话提前响了,原来蔡医生主动打过来询问病情。
患者按照蔡医生提供的治疗方案,输液后改为口服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病情一直很平稳。在此之前的两年里,患者病情发作过三次,每次都被收住院治疗,出院后半年左右又会再发作。
当医院工作人员向蔡医生转述这位患者的谢意时,蔡医生也道出了他的行医体会。他说,有一类患者,病情并不是太重,但患者和家属非常焦虑,如果这时你说不要紧,他们反而并不会相信,也不会遵医嘱治疗。对于这类患者,医生一定要加倍的关心,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相信你,并接受你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