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与朋友聊天,她说很羡慕我医生的工作,我便自然地向她讲起了我的一次夜班经历。
那晚,一个本来产程进展很顺利的第三胎产妇,突然胎心率下降到50~60次/分,持续时间约7分钟。得到助产士的通知后,我飞跑到产房,一边组织抢救,一边跟产妇家属交代:为了挽救胎儿的生命,需要紧急剖宫产。随后又快速跑到医生办公室,打印手术同意书等医疗文书,以最快速度签好字,将病床推到手术室。期间,通过吸氧、侧卧位、药物等措施,胎心率逐渐好转,到手术室时胎心已经正常。
继续做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我的面前,内心非常纠结!自然分娩的好处人人皆知,并且此时胎儿的心率已正常。不过胎心异常原因仍不明朗,很难保证不会再次出现。我进一步检查发现,胎头不是太低,虽然宫口已近全开,但短期内仍不能保证安全分娩。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选择了安全第一,产妇也同意了我的建议。手术很顺利,胎儿安全降生。手术中发现,胎儿脐带紧绕颈一周。
现在分析,胎心率不好是因为脐带绕颈,胎头下降时抻紧,导致胎儿急性缺氧。当时,我如果冒险让她自己生,很有可能再次出现胎心下降。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胎儿也可能顺利分娩。但是我想,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一个孩子的生死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许这个产妇有90%的可能顺利自然分娩,但是那10%风险带来的后果,医生能担当得起吗?
产妇面临的是一生一次的困境,而一个产科医生在职业生涯中每天都会面临这样生死攸关的选择题。
还有一次,情况类似,产妇推到了手术室,胎心正常,胎头下降也顺利,3位医生,2位助产士为了让产妇孩子安全,尽量免除产妇一刀之苦,5个人在手术室加班,守了2小时,直至孩子顺产出生。实际上,如果从收入、风险、时间上考虑,医生们选择剖宫产要划算得多!
我对朋友说,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医生的肾上腺素分泌立刻增多,心跳加速,手心出汗,随时准备着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然而,并不是每一次都这么幸运。从客观规律上讲,再发达的国家,也有一定的孕产妇和胎婴儿死亡率。在中国现在的医疗环境下,如果不幸哪一天遇到了,那不仅是患者的灾难,更是医生的灾难!
朋友听得目瞪口呆,连声说:“真的不知道你们天天这样工作,每次去找你,只觉得你特别忙,走路像风一样。当医生真不容易,换成我也许早就崩溃了!”我回复说,理解就好,理解就是对我们的支持!
面对如此之重的生命之托,医生不仅需要提高技术,加强责任心,还需要修炼内心使自己至韧至坚,才能使自己在如此重压的工作中,保持对职业持之以恒的信心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