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中医院12名护士每天上班都要穿空姐制服,在上岗前还经过航空公司特别培训。
就提高护士工作态度的医院初衷和短期执行效果上来看,医院护士穿上空姐服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其出发点以及收效无疑是好的,也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这些护士在上岗前,还需要通过航空公司的专业培训,这于提升护理服务水平、重塑医院形象等而言,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但就护士的工作实质和医院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护士穿上空姐“马甲”,拿出空姐的服务态度和水平,显然又很难保持长效。一者,空姐的工作性质和重点在于服务,而护士虽然也是服务提供者,但其工作重点明显在技能。如果一名护士,穿着空姐服,满面笑容,但扎个针数次都找不到血管,患者问个医学问题也无法准确答复,那么穿什么衣服、服务态度再端正,显然都是“白搭”。
二者,护士所在医院,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服务单位,甚至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医院、医生、护士等,都是管理者的地位和姿态。医院无法从管理者转向纯粹的服务者,无论医生护士穿什么制服也不可能是“服务员”,更不可能有真正空姐式的服务态度。况且,患者也不可能像飞机乘客自由选择航班一样,去随意选择医院、医生和护士。
护士穿什么样的制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穿上了空姐的制服,不能只是换了一个“马甲”,还必须得具备空姐的态度,同时不丢失护士的技能。而做到这些,明显还依赖于医疗体制的根本改变,依赖于医院、医护人员的主体地位从管理者或者半管理、半服务者,向完全意义上的服务者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