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4-04-24 总第354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4-04-24 总第354期
返回上层

总第354期

发布时间:2014-04-24

肾病

标题导航

预防与早期诊断是决定急性肾损伤预后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4-04-24来源:《医师报》作者:裘佳  阅读: 54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21世纪以来,肾脏病专业与急危重症医学专业提出急性肾损伤(AKI)概念,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提出了危险、损伤、衰竭、丧失、终末期肾病标准及AKI网络推荐的分层诊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王海燕教授等在《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61.)上发文表示,预防与早期诊断是决定AKI预后的关键,但其病因复杂、可在社区人群中发生、医院内各学科广泛分布,因此需要开展面向社会、基层医院和非肾脏专科医师的教育与培训,加强对AKI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开展多学科协作,及时获得有效的肾脏专科技术支持。


识别高风险人群并开展预防

导致AKI的原因包括脓毒症、失血、脱水、循环障碍、手术、创伤、烧伤、对比剂、潜在肾毒性药物等,且常伴随存在而致病。高龄、贫血、营养不良、肿瘤、慢性肾脏病、慢性心/肺/肝脏疾病、糖尿病者为高风险人群。此外,特定损伤还具有特殊的风险指标,如心脏手术时合并外周血管或脑血管病变、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瓣膜手术、心肺旁路持续时间、主动脉夹闭时间及溶血等均为发生AKI的高危因素。

识别AKI高风险人群有利于开展早期、针对性预防与保护措施。对AKI高风险人群需加强肾脏监测力度,严密监测血肌酐(SCr)的动态改变和尿量变化。


建立快速诊断机制减少误/漏诊

2012年,改善肾脏病整体预后工作组推荐的AKI临床实践指南将AKI定义为:48 h内SCr上升26.5≥μmol/L,或7d内SCr升至≥1.5倍基线值,或连续6 h尿量<0.5 ml·kg-1·h-1。但临床工作中AKI的漏诊与延误诊断经常发生。主要原因包括SCr复查间隔时间过长,错过了SCr初始升高的时机;忽视了肾功能轻、中度减退;将SCr升高误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对任何AKI病例均应进行急性/慢性肾损伤鉴别,而我国患者往往缺乏住院前肾功能检查记录,这一鉴别过程尤为困难而重要。

诊断AKI的同时应尽快明确病因或致病因素。一旦诊断AKI,应通过病史、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肾后性梗阻性疾病,同时评估全身血容量及肾脏有效灌注,尽快去除可纠正的致病因素。AKI最常见病因为急性肾小管坏死,还可见急性间质肾炎、急性肾小球炎症性损伤及肾血管损伤。疑诊肾间质、肾小球和血管病变时,应创造条件及早行肾活检。

由于AKI广泛存在于临床多个科室,而多数主管医生缺乏肾脏专科培训背景,因此要积极开展针对非肾科专业、特别是AKI高发学科的医师培训,普及和提高对AKI的认知。同时组建肾脏专科AKI诊治小分队,对医院各科AKI患者“主动出击”,与主管科室医生共同讨论患者的诊治;建立高危患者AKI监测机制、制定合理的SCr检测频度和尿量观察。


强调防治一体化

AKI的治疗需强调防治一体、系统综合的分级治疗策略:(1)控制AKI病因和易感因素,包括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容量管理、控制血压、输血和改善氧供,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和对比剂、调整药物剂量等;(2)适时开展营养支持、血糖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管理、控制感染及肾脏替代等支持治疗;(3)患者出现容量过负荷、严重氮质血症、高血钾、严重酸中毒时需透析治疗;(4)AKI病因治疗包括解除尿路梗阻、致病药物或毒物、治疗感等。


我国社区获得性AKI待进一步明确

据西方国家报道,每年社区人群中AKI的发病率约为2147例/百万人。假定我国AKI的发生率与其相近,则我国每年可能有290万社区获得性AKI患者。社区AKI常由单一病因导致,我国常见的有药物、感染、创伤、低容量、动植物食物和环境毒性、系统性和肾脏自身疾病等。目前我国社区获得性AKI的发病情况与诊疗现状尚无数据。

(整理  裘佳)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