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雨)日前,一则“北京大医院配‘劝架民警’减少医患纠纷”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人们对驻院民警的再一次关注。然而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发现,医患纠纷并未因民警的驻入而有所减少。
“院警上岗一年多来,我区未发生极端医患纠纷。”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去年起,石景山区已按相关要求在石景山医院、首钢医院、朝阳医院京西分院、整形医院4家大型医院增设警务站,并抽调民警进驻。这批时常及时化解医患纠纷的院警被亲切地称为“劝架民警”。
基于医院矛盾多因患者看病心切、压力较大,以及医生服务时间较短等产生,且以口角为主,石景山分局选派公关经验丰富、处理纠纷方式灵活的老资格民警担任“院警”。石景山医院保卫科庄先生表示,保安劝架和普通人效果差不多,民警则不同,他们有足够的气场,患者焦躁等心理也能得以缓和。
然而,石景山医院的孙医生告诉记者,目前石景山医院的驻院民警确实是实行三班倒,24小时在岗,但驻院民警的职责更多的是在医患纠纷发生后,维护好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避免患者因为情绪过激而对医务人员以及医院设施造成损害。而医疗纠纷本身还是要由医院自己来解决,驻院民警不会过多涉及。医患纠纷并没有因为民警的进驻而有所减少。
就全国而言,设置警务站的医院不在少数。2012年5月,原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公安机关向二级以上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派驻警务站,共同加强医疗机构治安管理,维护正常诊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子君教授曾表示,医院驻警只是一个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医患矛盾不解决,医患纠纷就不会减少,设警务站只能防止一部分极端不良事件的发生,希望通过此法减少医患纠纷并不现实。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告诉记者,实际上,一些人对医生的恶语相向并不属于违法犯罪范畴,只有出现违法行为,警察才具有执法权。治理吵嘴架不应是国家机器应该起到的作用。“我们应该做出的规定是,所有在医院的喧哗、吵闹都应该被制止,因为他们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影响了其他患者及医生。”邓利强说。
业内人士表示,警务室的设立,主要目的是保障正常医疗秩序,履行警务职能,尤其是对一些不法分子的威慑,而不是处理医患纠纷。所以,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在没有影响其他患者就诊前提下,如果警务室过早介入,反而会激起当事患者的对抗心理。驻院民警的作用并不像宣传的那么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