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流行病学教授韩佳锂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布莱姆妇女医院Wen-Qing Li等联合开展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药物西地那非(商品名:伟哥)增加黑色素瘤风险。(JAMA Intern Med. 2014年4月7日在线版)
研究者强调,“我们的结果并不足以改变目前的临床建议,但却为磷酸二酯酶5A抑制剂可能导致的皮肤不良反应提供了流行病学证据。”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皮肤科June K. Robinson博士在同期述评中指出,美国老年男性逐年增加,初级医疗人员应为他们尤其应用西地那非者筛查黑色素瘤。如果发现的色素性病变符合直径≥6 mm、形状不对称、边缘不规整、颜色多样(包括棕褐色、棕色和黑色)中的3个条件,应考虑进行活检。
该研究共纳入25 848例美国男性医务人员,其中5.3%的受试者在纳入研究前3个月内应用西地那非,6.3%的受试者报告一直应用西地那非。
校正年龄、体质指数、吸烟、运动、儿童期阳光暴露及痣的数目、头发颜色和黑色素瘤家族史等多个因素后的分析结果显示,10年随访期间,近期应用西地那非者罹患侵袭性黑色素瘤的风险较不用该药者增加84%,一直应用该药者风险更高(HR=1.92)。应用西地那非者罹患黑色素瘤的年龄标准化绝对风险为81例/十万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