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S-AMI等多项研究显示,对于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比伐卢定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优于肝素。近日在2014年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公布的BRIGHT研究也表明,比伐卢定较肝素或肝素+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显著降低出血风险。然而,在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年会上公布的HEAT-PPCI研究却获得截然不同的结果,引发了国内外专家对比伐卢定获益的质疑。(源自medscape网站)
HEAT-PPCI试验是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研究,共纳入1829例接受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患者术前随机接受肝素(70 U/kg)或比伐卢定(0.75 mg/kg推注,继以术中1.75 mg·kg-1·h-1滴注),有指征的患者加用GPI阿昔单抗。此外,12%患者术前使用氯吡格雷、27%为普拉格雷、61%为替格瑞洛。主要疗效终点为全因死亡、脑血管事件、再发心肌梗死、计划外靶病变血运重建(TLR),主要安全性终点为严重出血。
结果显示,经桡动脉路径、血栓切除术、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0%、59%和80%。比卢伐定组和肝素组的阿昔单抗应用率分别为13.5%和15.5%。术后28 d,比伐卢定组主要疗效终点发生率显著高于肝素组(8.7%与5.7%),且再发心肌梗死和TLR风险均显著升高。两组主要安全性终点发生率(3.5%与3.1%)相当,但比伐卢定组明确或可疑的支架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于肝素组(3.4%与0.9%)。
外国专家观点
研究结果与多因素相关
哥伦比亚大学Gregg Stone指出,HEAT-PPCI研究结果与之前公布的纳入250家中心、8000多例患者的3项随机试验,以及纳入250万例患者的注册研究结果截然不同。最令人惊讶的是,比伐卢定组靶病变血运重建、再发心肌梗死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较肝素组高3~4倍。Stone认为,这可能说明比伐卢定给药剂量不足,患者没有得到充分的抗凝治疗。临时性GPI应用率相对较高,以及比伐卢定组与肝素组的激活凝血时间(236 s和270 s),都可能说明了这一问题。
英国利物浦心胸医院Stables指出,虽然该研究中80%~85%介入手术为经桡动脉,但亚组分析显示,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PCI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
研究者之一Robert Byrne提出,普拉格雷、替卡格雷等新型抗凝药物的作用可能抵消比伐卢定减少出血的获益。需注意,BRIGHT研究中几乎所有患者均使用氯吡格雷。
中国专家观点
研究不足以改变临床实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聂绍平教授表示,HEAT-PPCI研究首次得出不同的结论,即比伐卢定不仅没有达到主要疗效终点,且不良反应较多。这可能与多重因素相关,如PCI途径的改变,既往研究多采用经股动脉PCI,该研究多采用经桡动脉PCI,而后者本身出血风险就相对较小。此外,替格瑞洛等新型抗药物的应用也可能相关。
国内外对该研究的观点不统一,争议很大,研究设计也存在很多不足。目前指南对比伐卢定的推荐级别较高(Ⅰ,B),且既往纳入几万人的研究显示其安全有效,故不能就此完全否定比伐卢定或改变临床实践。
比伐卢定目前在我国的关注度不够,应用率也较低。除了出血高危患者,比伐卢定对于某些情况是不可替代的,如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尚有诸多问题有待研究
HEAT-PPCI研究发现,比伐卢定与普通肝素相比,出血风险相当,而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Stone认为比伐卢定给药剂量不充分,并对肾功能不全患者是否减小比伐卢定剂量提出疑问。当然根据两组GPI应用比例高的事实或可间接判定比伐卢定给药剂量不充分,但在这种情况下两组出血事件相当,倘若再增大比伐卢定剂量,比伐卢定组的出血风险是否会显著高于普通肝素组?第二, Stone认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并不能改写指南,而只能提出一种假设。但巴黎大学Agnes Dechartres等在《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一篇流行病学Meta研究显示,同样的干预措施,单中心试验的疗效往往比多中心试验疗效好,故分析时也应考虑到这种情况。
BRAVE4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研究因入选太慢而提前终止,使实际检验效能从80%降至51%;二是研究未控制两组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应用的齐同性,将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混杂在一起,没有考虑到两者出血风险有明显差异。
NAPLESⅢ研究中,比伐卢定与肝素相比,未降低院内大出血事件发生率。需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如经桡动脉行PCI或可降低局部出血并发症。
比伐卢定的推荐级别或降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指出,人们之前认为,新型抗凝药物的作用环节越简单、越精确越好,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仅作用于单一环节,而肝素的作用环节更多,但现在这种想法可能会有所转变。
从机制上讲,对于整个血栓化,选择性更强的药物的效果可能不如作用于多环节的药物,因此该研究结果并不在意料之外。过去我们希望更积极地推荐比伐卢定,但今后推荐级别可能降低或延缓推进。
链接
同样在ACC年会上发布的BRAVE4与NAPLESⅢ研究得出相似结果。
BRAVE4研究旨在证明普拉格雷+比伐卢定优于氯吡格雷+普通肝素,并在必要时给予患者GPI。研究计划纳入1200例患者,但由于入组太慢而提前终止,最终仅纳入548例患者。随访30 d,结果显示,两组主要复合终点,以及次要缺血终点和次要出血终点均无差异。
NAPLESⅢ研究在拟行择期经股动脉PCI的出血高危患者中比较比伐卢定与普通肝素。结果显示,两组主要终点(院内严重出血)以及次要终点(包括30 d及1年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和血运重建)均未见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