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是我们血透室的一个老病号,钟师傅是老李的男保姆。每周二、四、六早上六点,钟师傅都会准时地将老李搀扶入血透室,风里来雨里去,一晃近八年。
每次一到病房,细心的钟师傅都会给老李摇好床头,理好被单,摆好血透要用的小垫枕、创可贴,然后安静地坐在床旁。待老李血透时,他就在陪客室等待,期间他会不时进来问问老李需要些什么。每到老李透析到两小时时,钟师傅就会端个瓷碗进来给老李喂饭,一口一口,不紧不慢地喂着。我见过那饭,很细烂,泛着细碎的菜沫。
“这饭好吃吗?”我心生好奇,老李嘿嘿笑:“自从中风后我吞咽就不行了,硬的根本咽不下去,钟师傅就把饭做成这样。”
其实除了细心,钟师傅还非常热心。很多来血透的患者都无人陪同,钟师傅经常帮他们热热饭,递递水。要是来了新患者,他还会很细致地给人家讲要带什么,注意什么,顺便再开导开导。经常有些躺在床上透析的患者请钟师傅帮忙挂号,取药,甚至买些早点。我经常能看到钟师傅捏着一沓病历卡一跛一跛地去挂号,目送着,直到他一跛一跛的矮小身影消失在血透的大门后。
血透患者中有位八十高龄的老病患,有一天这位骨瘦如柴的老人孤零零地坐在陪客室等待透析,轮到她时,我将她慢慢扶起,老人颤颤巍巍一点一点往前挪。刚走没两步,钟师傅上前对我说:“小赵,我抱着她吧,别摔倒了。”我怔住了,老人家属有时甚至要戴手套才愿意接触老人,此时钟师傅却毫不嫌弃地一把搂起老人,吃力地将老人轻轻地放在床上。
老李说,钟师傅照顾他已有8年了,这是我自工作以来见到的维持最久的主顾关系,在这八年里,我从未听到过钟师傅对老李大声说话,每次都是那么安静地相处,安静地搀扶……
在这物欲横流、亲情渐渐迷失的年代,钟师傅身上闪闪发光的东西显得那么可贵,正是这种可贵的品质使得钟师傅即使有着身体的缺陷,也能在时下安静、从容、温和地行走,不忐忑,也不迷失。希望更多的人一起安静、从容、相互搀扶着一起走过八年,十八年,二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