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新发突发传染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的急性重大传染病,如SARS,H5N1、H1N1、H7N9等。从近10多年来的防控经历来看,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以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死率高和对社会危害大。可以在既往病例回顾与死亡病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与探索降低病死率的切入点。
围绕着“降低病死率和对社会的影响”的总体目标,构建针对H7N9等新发呼吸系统急性重大传染病的临床救治体系,需要重视下述的核心问题:
第一,建立常态化的面向临床的快速诊断技术(定量荧光PCR、ELISA等)与早期发现与鉴别的流程是早期针对性治疗干预的基础。已经有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抗病毒干预可以降低重症病例和病死率。
第二,探索与建立重症病例预警体系:综合临床特征、病毒性检测和炎症介质谱检测等方法,建立重症预警体系,在将要发展为重症的病例中及时进行重症监护与采用特殊的加强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
第三,系统探索重症病例救治的关键技术(早期无创机械通气、合理的肺保护通气策略、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合理应用和继发感染的防治策略等),建立优化的重症救治体系。
第四,形成“平战结合”的常态化区域救治中心与团队,规范落实相关的诊治措施,降低病死率。最终实现提高我国应对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的能力,形成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标准化诊疗规范,降低病死率,使此类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危害降到最低。